唐代大诗人们的故事

众谈 1年前 (2024-03-15) 阅读数 13 #娱乐

他们的诗和名字我们从小就知道,但他们的人生,我们却几乎一无所知。

他们生活的时代,是属于百姓的不幸时代,安禄山叛乱、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外族入侵、宦官弄权。却又是属于诗人的幸福时代:天之骄子的王维、世代官宦的杜甫、籍贯不明的李白、家族期望的柳宗元、胡人后裔的刘禹锡、家有疯妈的白居易、要做宰相的元稹、时过境迁的李商隐。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当然,这也可以算作一篇读后感或摘要,主要的观点出自北溟鱼的《长安客》。

王维,字摩诘。

维摩诘,是佛教里最有智慧的居士。

王维,也确实是天之骄子。

诗歌、音乐、绘画无所不能,每一项天赋都人尽皆知。选择任何一条路,他都能成为宗师。

诗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十几岁的王维,就在长安写下了这首诗。

音乐:没有家族背景的王维,凭借声调哀切的新曲,深深打动了岐王和玉真公主,成功获得了唯一的保举,登科及第。

绘画:性命危机来临的时候,中书令想画一面壁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维,画的好就免死。于是,王维活了下来。

然而,他却选择最没有天赋的那条路:做官。

岐王、张九龄、崔圆、李林甫、杨国忠,无论恩人或者敌人,最终都成为了转瞬熄灭的烟火,被遗忘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只有那个诗人王维,依旧“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

杜甫,家住长安杜陵。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杜家,世代大官。以至贵人们挑女婿,都要先去杜陵打听。

杜甫的爷爷是大名鼎鼎的杜审言,唐代律诗奠基人。

但到了杜甫这代,家道中落,人人只想看看杜审言的孙子,是个什么样子而已。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官场的杜甫,混的并不好。以至于他的儿子,等不到杜甫连夜带回的粮食,活活被饿死了。

当安禄山攻破长安的时候,王维因为官大,被捆绑后押送洛阳;杜甫因为官小,甚至还可以在长安自由活动。

于是,杜甫遛了,投奔流亡的朝廷而去。

但杜甫的正直,在那个时代,太刺眼了。

于是,他被皇帝放逐了。

而这次,也是他与长安的诀别。

成都的草堂、秋夜的夔州、长江的孤舟,杜甫的后半生,是艰难求索的回乡路,是自己的内心不断对老友们的告别。

他还记得李白那双特别明亮的眼睛。“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时,是满头白发的杜甫,在江南碰到年纪更老的乐师李龟年。

李龟年所唱的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而写下这首诗的王维,已经在八年前就去世了。

杜甫回家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他最终病死在了岳州。

他的遗骨,后来由他的孙子沿路乞讨,成功带回了偃师。

而这已经距离杜甫去世,已经过去了四十三年。

这一年,重病的元稹在江陵,为杜甫写下了墓志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众谈

众谈

众口烁,用心谈。大人物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