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天空的震撼对决:霹雳 - 15E 首战告捷
在风云变幻的南亚天空下,一场足以改写地区军事格局的空战于近日爆发。据 2025 年 5 月 7 日《军队识别》网站的震撼报道,巴基斯坦空军(PAF)在实战中首次动用了中国制造的霹雳 - 15E 超远程空对空导弹,而这一重磅武器的出鞘,直接让印度空军遭遇了自 1971 年以来最严重的战败挫折。
印度旁遮普邦的霍希亚尔普尔地区,一枚神秘的导弹残骸如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原本紧张对峙的平静。印度媒体迅速捕捉到这一关键线索,纷纷公布导弹碎片照片,民众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世界军事专家们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分析研究。经多方确认,这枚残骸正是来自中国霹雳 - 15 导弹的出口版本 —— 霹雳 - 15E,一场围绕它展开的深度剖析与战略解读由此拉开帷幕。
回顾此前,2025 年 4 月 26 日,巴基斯坦空军公布了配备霹雳 - 10 与霹雳 - 15E 导弹的 JF-17 Block III 战机图片,这一官宣如同平地惊雷,正式宣告 JF-17 战机具备搭载此类先进空对空导弹的能力。截至 2025 年初,巴基斯坦空军机队中,约 45 至 50 架 JF-17 Block III 战机以及 20 架歼 - 10CE 战机已列装霹雳 - 15E 导弹,它们宛如一把把利刃,悬于印度空军头顶。相比之下,约 100 架较旧的 JF-17 Block I 和 II 战机,因配备机械 KLJ-7 雷达,与霹雳 - 15E 导弹 “绝缘”,且目前尚无这些旧战机进行雷达升级的确切消息,这也凸显了霹雳 - 15E 导弹作战部署范围的相对局限性。此前还有报告指出,该导弹后续交付或许会受中国出口政策制约,这无疑又给其装备进程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
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霹雳 - 15E 导弹本身,它可谓是科技与威力的结晶。作为中国 607 研究所(中国空对空导弹研究所)精心研发的成果,霹雳 - 15E 宣称最大射程可达 145 公里,而其 “同门师兄”—— 中国空军自用的霹雳 - 15 导弹射程更是惊人,达 200 至 300 公里。二者均配备双脉冲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能够以超过 5 马赫的速度风驰电掣般穿梭于天际,如同来自苍穹的闪电,直击目标。其制导系统堪称 “智慧大脑”,融合了惯性导航、北斗卫星更新、双向数据链以及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导引头,这使得它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依旧能够精准锁定目标,犹如拥有 “火眼金睛”,抵抗各种电子对抗措施干扰,让敌人的干扰手段无处遁形。该导弹配备的 20 至 25 公斤高爆炸破片弹头,专门针对机动空中目标进行优化,一旦命中,便能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将目标战机撕成碎片。
再看搭载霹雳 - 15E 的战机平台。巴基斯坦购入的歼 - 10CE 战机,凭借更大的雷达罩和强劲的相控阵雷达,在目标检测与跟踪性能上拔得头筹,远超巴基斯坦空军其他机型。不过,数量相对更多的 JF-17 Block III 战机也不容小觑,其配备的 KLJ-7A 相控阵雷达,虽在性能上与搭载泰雷兹 RBE10 相控阵雷达的歼 - 10CE 战机或印度阵风战机相比稍逊一筹,但也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然而,JF-17 战机较小的鼻锥直径,约为 360 毫米,限制了其雷达孔径,进而导致霹雳 - 15E 导弹从该机型发射时,实际有效交战距离可能从宣称的 145 公里缩减至 100 - 120 公里。更为关键的是,若缺乏机载预警和控制(AEW&C)飞机提供外部目标数据支持,霹雳 - 15E 导弹的作战效能将大打折扣,犹如猛虎失了利爪。
除了雷达性能,战机平台的续航能力同样是影响作战的重要因素。JF-17 战机内部燃料容量(不含外部油箱)约为 2,330 公斤,在标准装载条件下,任务续航时间通常被限制在 2.5 至 3 小时。这一短板使得 JF-17 战机在搭载霹雳 - 15E 等远程导弹时,难以在高威胁环境中长时间执行巡逻任务或保持高度战备状态。尤其是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山区作战环境下,那里地势复杂,空战往往在较远射程上展开,高空长时间盘旋或缺乏空中加油支援的困境,让 JF-17 战机的作战效能进一步降低。再加上数据链路带宽和处理速度可能存在的挑战,使得霹雳 - 15E 导弹在与搭载歼 - 10CE 战机或有预警机支援的更强大平台参与的作战场景相比时,作战效率明显下降。
从地区战略层面深入剖析,霹雳 - 15E 导弹的服役,无疑给印度防空规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印度虽部署了 36 架配备 “流星” 导弹的阵风战机,凭借冲压喷气发动机推进,“流星” 导弹拥有更远射程和更强无逃生区能力;同时,印度空军还运营着约 272 架配备 R-30 导弹(标称射程 110 公里)的苏 - 30MKI 战机,再加上 S-400 地对空导弹系统提供的 400 公里交战距离防空覆盖,看似构建了一张严密的防空网。但如今,霹雳 - 15E 导弹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微妙平衡,让印度在应对巴基斯坦空军威胁时,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调整其防空战略布局。
回溯霹雳 - 15 导弹系列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中国空战现代化的奋斗史诗。早在 21 世纪初,研发工作便已悄然启动,经过多年艰苦攻关,2011 年首次试射成功,2015 年至 2017 年间正式投入实战部署,自此取代霹雳 - 12 导弹,成为中国空军的标准超视距导弹。它的横空出世,不仅提升了中国空军空战实力,更促使美国紧急研发 AIM-260 联合先进战术导弹(JATM),足见其影响力之大。如今,出口版本霹雳 - 15E 在巴基斯坦空军手中首战告捷,更是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先进武器装备在实战中的卓越表现。
此次巴基斯坦使用霹雳 - 15E 导弹击落印度战机事件,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它不仅改写了南亚地区空战的历史,也为全球军事爱好者和专家们提供了大量研究素材。未来,随着地区局势的发展以及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迭代,南亚天空又将上演怎样精彩刺激的空战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