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元打“独享”顺风车,结果挤了8个人!哈啰这操作,网友炸了
花1400元打顺风车,本想舒舒服服回家,结果硬生生挤成“沙丁鱼罐头”?
最近广西莫先生一家的遭遇,让“花1400打独享顺风车拼了7个人”冲上热搜。
司机半路加人、超载、绕路、开车打电话……魔幻操作一波接一波,连网友都直呼:“这是花钱买罪受啊!”
4月15日,广西莫先生一家五口通过哈啰顺风车预约了一辆“独享”服务,从贵州罗甸返回广西玉林。
为了舒适,他特意多花了1400元选择“不拼车”。
没想到,司机中途竟擅自接了2名乘客,7座车硬生生塞了8人,连座位缝隙都蹲了一个!
全程600多公里,莫先生一家被挤得“无法呼吸”,司机还绕路多跑了100公里,边开车边电话聊天,危险操作不断。
更离谱的是,面对莫先生提供的视频证据,平台最初仅退回45元车费,拒绝全额赔偿。
莫先生怒而投诉:“我选独享就是为了不拼车,结果钱花了,罪也受了?”
事件发酵后,哈啰顺风车火速回应:核实车主违规拼客,已永久封禁账号,并向乘客致歉,承诺后续补偿。
然而,关于“为何系统自动判责仅退45元”,平台解释称“这是初始判定”,后续会追加补偿。
但网友并不买账:“超载、绕路、危险驾驶,光封号就完了?”“1400元退45元,打发谁呢?”
根据《哈啰顺风车合乘公约》,车主若超载,乘客有权终止订单并拒付车费,平台也应退还差价。
而《道路交通安全法》更明确规定,超载20%以上可罚款500-2000元。规则写得明明白白,执行却漏洞百出,平台监管去哪了?
这并非哈啰顺风车首次“暴雷”。
去年11月,河南韩先生通过平台运送3只宠物犬,司机中途强行要求线下加价,遭拒后竟直接拉走狗狗。
最终平台封禁司机账号,却只补偿100元。
一次次“违规-封号-道歉”的循环,暴露出顺风车行业的顽疾:准入门槛低、监管滞后、维权成本高。
乘客的安全与权益,难道只能靠“热搜维权”?
事件引发全网玩梗:“这叫‘顺风车’?明明是‘逆天车’!”“建议改名叫‘拼多多专车’,拼的人越多越便宜”。
玩笑背后,是消费者对平台信任的崩塌。
当“独享”变成文字游戏,当安全承诺沦为空头支票,谁还敢轻易下单?
1400元买来的“独享”服务,最终挤进8个人——这荒诞剧情,不该成为现代出行的常态。
平台若只会“封号了事”,而不从审核机制、实时监控、赔付标准上根治问题,热搜上的“道歉”再多,也拼不出用户的安全感。
毕竟,谁愿意下一次打车时,发现自己成了“付费版拼团”的冤大头呢?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