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娘娘民俗:生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翊祥国学 1周前 (04-30) 阅读数 2 #推荐

生育民俗,送子娘娘与传宗接代

“多子多福”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因此在道教中,许多神仙被认定为送子娘娘,成为妇女生育的保护神,为夫妻们带来孩子。

送子娘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观念体现了对生育的高度重视,尤其在家庭层面,人们普遍期望能生育男孩。在旧时,婚后女性通常会在家中年长女性的引导下前往寺庙,向神灵祈求早日赐予后代,而道教中亦有许多被尊为“送子娘娘”的神仙。

送子娘娘的信仰在各地广泛存在,其中最为人所推崇的是碧霞元君及其属神送生娘娘。碧霞元君,泰山大帝之女,因泰山被誉为东岳,象征着太阳初升的东方,五行属木,四季与春季相应,因此泰山成为了“生”的象征。加之“泰”字本身具有滋生万物的含义,民间便将居住于泰山的碧霞元君视为赐予子嗣的神灵。鉴于她的尊贵地位和繁重的职责,特设一位神仙专门负责送子事宜,即送生娘娘。除了碧霞元君,东南沿海地区还将海上保护神天后视为主宰妇女生育的神祇;广东地区尊奉金花夫人为生育之神;福建和台湾地区则将临水陈夫人视为主宰妇女生育的神灵;在河南一带,人们亦有将女娲娘娘作为送子娘娘来崇拜。

除了上述的诸神之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位男性赐子神——张仙。张仙的信仰源自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皇帝孟昶。相传孟昶是一位英俊的君主,他左手持弓,右手握弹,能够制服天狗,防止其下凡伤害孩童。由于他所持的“弹”与“诞”字谐音,寓意着“诞生”,因此张仙逐渐被尊为专司人间送子的诞生之神。

拴娃娃

在生育相关的民间传统中,除了敬拜送子娘娘外,还存在“拴娃娃”的习俗。关于“拴娃娃”的说法和实践形式多样,但其核心做法是:希望生育的信众会准备一根长约一尺的红头绳,前往供奉送子娘娘的庙宇。在那里,他们用红头绳系住神像怀中的娃娃雕像,同时呼唤未来孩子的名字,连续呼唤三次。在离开庙宇回家的路上,他们继续呼唤孩子的名字直至到家,据信这样可以促使送子娘娘将孩子赐予他们。

总的来说,送子娘娘常受到渴望孩子的夫妇的虔诚礼拜。如果求子愿望得以实现,生育了孩子之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会为送子神灵重塑金身或重建庙宇,以此表达他们深深的感激之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翊祥国学

翊祥国学

传播国学文化,弘易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