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访俄深化战略协作 普京行动力破中俄关系杂音

天擎说 2天前 阅读数 72 #国际

就在中国外长王毅启程访俄前夕,俄罗斯高层围绕中俄关系的表态引发外界过度解读,但普京随即以战略行动定调,视察核潜艇部队时公开呼吁中国参与解决乌克兰危机,并将中俄互信置于俄美博弈之上。这场外交互动不仅揭穿了西方离间中俄的企图,更凸显两国“背靠背”协作的不可替代性。

根据中国外交部通报,王毅外长将于3月31日至4月2日访俄,期间将同俄外长拉夫罗夫及高层领导人会晤。当前全球地缘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美欧对俄制裁进入第三年却收效甚微,乌克兰反攻陷入僵局;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对全球产业链意义凸显。

在此背景下,中俄协调立场、深化合作已成维护多极化的关键力量。法国《费加罗报》捕捉到微妙信号:俄副总理奥维尔丘克在博鳌论坛提及“平衡处理中美关系”,部分舆论随即炒作“中俄疏远论”。

事实上,俄方表态有其现实背景,美国务院近期恢复与俄核军控对话,西方智库正试图制造“美俄缓和、孤立中国”的叙事。但普京迅速以行动正本清源。

3月28日,普京视察北德文斯克核潜艇基地时,向中国、印度等国发出参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公开邀请。塔斯社特别强调:“中国在劝和促谈方面的建设性作用值得期待。”

此举具有双重深意:既展现俄对华战略信任,也暗示美欧主导的和谈机制已失效。值得关注的是,普京选择在战略威慑力量视察时释放该信号,凸显中俄协作的全局性意义。

不同于西方“选边站”的冷战思维,中国始终主张大国良性互动。正如王毅此前所言:“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这种包容性在乌克兰问题上尤为明显,中方既与俄保持正常经贸往来,又向乌提供人道援助,更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粮食运输保障决议。

普京此次邀请中国参与调停,恰是对中国中立立场的认可。而美国《外交事务》杂志最新民调显示,62%发展中国家民众认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更公正”。这种道义优势,正是中俄关系超越短期利益算计的根基。

展望王毅此访,除乌克兰议题外,深化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反恐协作、推动金砖国家本币结算机制等将成为重点。在单边主义肆虐的当下,中俄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战略协作,正为动荡世界注入难得的稳定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天擎说

天擎说

分享国际领域的见闻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