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狗狗麻辣烫”走红,品牌方:三文鱼人都可以吃

王秀霞 2天前 阅读数 0 #推荐

引子:深夜的“喵汪盛宴”

2025年3月15日21时,上海浦东新区某商圈的霓虹灯下,一家挂着“萌宠食光”招牌的店铺灯火通明。店门口,戴着蝴蝶结的贵宾犬正用爪子扒拉着菜单,身后主人举着手机拍摄它享用“麻辣烫”的视频——这场面让路人恍惚间以为闯入了奇幻世界。这家开业仅两个月的宠物主题餐厅,因允许顾客为爱宠点“人吃同款”麻辣烫,迅速登上抖音同城热搜榜首,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800万次。

第一章 从盒马掌门到宠物餐饮拓荒者

1.1 前盒马创始人的二次创业

2025年2月14日,前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站在浦东某商业综合体的落地窗前,望着楼下熙攘的人群,手机屏幕上跳动着“萌宠食光”的营业执照编号。这位曾用“新零售”改写中国生鲜零售史的商界强人,此刻正将目光投向万亿级宠物经济蓝海。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其新公司注册资本达5000万元,核心团队中70%成员来自盒马供应链体系。

关键时间轴

- 2024年9月:侯毅低调考察东京宠物主题咖啡馆

- 2025年1月:首店选址浦东陆家嘴商圈

- 2025年2月14日:全国首家“萌宠食光”正式营业

1.2 颠覆传统的菜单设计

走进这家180平米的店铺,消费者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人宠共享”空间——左侧是透明厨房,右侧是宠物用餐区,中间用绿植墙巧妙分隔。菜单上的20种食材构成惊人矩阵:

- 海鲜区:挪威三文鱼(刺身级)、智利青占鱼、阿拉斯加鳕鱼

- 肉食区:澳洲谷饲牛肉、散养鸡胸肉、鸭肝鸭心组合

- 健康区:秋葵、蓝莓、无抗鸡蛋

- 定制区:低敏配方、老年犬专用、美毛套餐

“我们每天凌晨直采舟山渔港,三文鱼与盒马日日鲜同源供应。”品牌运营总监李薇向记者展示冷链运输记录,屏幕上显示食材从捕捞到上桌全程温控在-2℃至4℃。

第二章 人宠同食的魔幻现实

2.1 麻辣烫里的“阶级差异”

4月1日下午,记者目睹了戏剧性一幕:牵着金毛犬的张女士在柜台前纠结:“给毛孩子选和牛套餐还是三文鱼刺身?”而隔壁桌,一位外卖骑手正捧着同款麻辣烫大快朵颐。“人宠同价24.9元/斤”的招牌下,暗藏着微妙的价格歧视——宠物餐需额外支付8元餐具费,人类顾客则能免费续汤。

消费场景对比

| 消费群体 | 点单特征                  | 客单价    | 停留时长 |

|----------|---------------------------|-----------|----------|

| 宠物主人 | 慎重选择食材搭配          | 38-65元   | 25分钟   |

| 人类食客 | 快速选购单人套餐          | 24.9元    | 12分钟   |

2.2 社交媒体的集体狂欢

抖音博主@撸猫狂魔_王富贵发布的探店视频中,柴犬熟练地用爪子按下点餐屏的场面,迅速引发模仿热潮。数据显示,相关话题#狗比我会吃#累计播放量突破3.2亿次,评论区涌现出神吐槽:

- “以后相亲先看对方能不能给狗买麻辣烫”

- “建议推出‘人不如狗套餐’折扣卡”

- “老板什么时候开人类分店?”

第三章 食品安全的攻防战

3.1 三文鱼的“双标”争议

面对“人宠同食”的质疑,品牌方在4月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场用紫外线检测仪照射三文鱼排:“我们的产品通过SGS农残检测,菌落总数低于国标30%,完全符合即食标准。”检测报告同时显示,宠物套餐的盐分含量较人类版降低67%,油脂配比依据《犬猫营养需求》国家标准优化。

技术参数对比

| 指标         | 人类版 | 宠物版 | 国家标准 |

|--------------|--------|--------|----------|

| 蛋白质含量   | 18g/100g | 22g/100g | ≥18g/100g |

| 盐分         | ≤3%    | ≤1.5%  | ≤3%      |

| 脂肪酸配比   | —      | Omega-3≥0.8% | — |

3.2 餐厨垃圾的生态闭环

每天闭店后,200公斤厨余垃圾通过生物降解设备转化为有机肥。品牌方公布的环保数据显示:

- 减少碳排放量:约1.2吨/月

- 制成宠物粪便肥:供应周边3公里花店

- 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95%

第四章 宠物经济的狂飙突进

4.1 数据背后的产业变革

上海市宠物行业协会2025年报告显示:

- 宠物餐饮市场规模突破80亿元,年增长率42%

- 80后、90后宠物主消费占比达79%

- “人宠共餐”体验店数量年增300%

“这不仅是卖食物,更是贩卖情感价值。”复旦大学消费行为学教授李志强分析,当“996”打工人在宠物身上寻求治愈感时,24.9元/斤的麻辣烫承载着双重抚慰——既是对毛孩子的爱,也是疲惫生活的解压阀。

4.2 资本市场的嗅觉反应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5年Q1宠物餐饮赛道融资额达15亿元,红杉资本、高瓴创投等机构密集调研“萌宠食光”。某投资经理透露:“侯毅的供应链基因+新消费场景,这是教科书级的商业模式创新。”

第五章 争议与反思

5.1 伦理边界的模糊地带

动物保护组织“爪心社”公开发表声明质疑:“将人类食物直接投喂宠物,可能引发胰腺炎等疾病。”对此,品牌方回应称所有套餐均通过兽医团队审核,并在店内设置“科学喂养指南”展板。

医学专家观点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刘朗教授指出:

- 优质蛋白质摄入有助宠物健康

- 关键在于控制喂食频率与总量

- 特殊体质宠物需遵医嘱

5.2 传统业态的颠覆挑战

陆家嘴某高端宠物餐厅经理坦言:“他们的客单价只有我们的60%,却带来三倍客流量。”面对冲击,传统从业者开始探索差异化竞争,如推出“宠物米其林”认证、定制鲜食礼盒等。

结语:舌尖上的文明重构

夜幕降临时,“萌宠食光”的玻璃幕墙映出都市霓虹与人宠嬉戏的剪影。这场始于麻辣烫的人宠关系革命,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变迁——当孤独经济遇上情感消费,当食品安全碰撞宠物福利,商业创新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或许正如侯毅在内部信中所写:“我们卖的不是食物,而是人与宠物共享的温情时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王秀霞

王秀霞

每天更新精彩内容,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