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了件大事,与巴西商定重要铁路协议,国际贸易局势将改变

石江月 9小时前 阅读数 11 #军事

在特朗普政府叫嚣着“要拿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堵住中国贸易通道之际,中国早已找到了破局之法:一条绕开巴拿马运河、直接联通大西洋和太平洋、贯穿整个南美大陆的“两洋铁路”。

【巴西方面展示的两眼铁路示意图】

这条铁路不仅是一次对美国“运河威胁”的战略反制,更是中国在全球贸易布局上的一次深远落子。未来国际贸易的大棋盘,可能就因为这条铁路,重新洗牌。

“两洋铁路”是什么?为什么重要?

“两洋铁路”,也叫“两洋陆桥”,是一个横贯南美大陆的超级铁路项目,计划从巴西的东海岸港口出发,穿越整个亚马逊热带雨林腹地,最终到达秘鲁的太平洋沿岸港口。它将联通巴西和秘鲁两个南美主要国家,打造出一条无需经过巴拿马运河即可直达亚洲的新通道。

说白了,就是一条“中国-南美洲”之间的贸易高速公路——只不过不是公路,是铁路,而且是穿越整个大陆的。美国Gizmodo新闻网巴西版日前报道称,中国计划重新启动南美洲一个雄心勃勃的铁路项目,该项目有望联合3个国家,并提供一条直达亚洲的运输路线,而不依赖巴拿马运河。

这个想法并不是最近才有的,早在2014年中国就曾推动过这个项目,当时因资金、环保和政局不稳等因素一度搁浅。如今,在特朗普政府盯上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背景下,中国再次启动这个计划,时机选得相当巧妙,而且有多重含义:

首先,是应对美国的挑衅。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其对外经济政策明显回归强硬路线,提出“要夺回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并明确表示要限制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

而众所周知,巴拿马运河早已是全球海运交通的咽喉,70%以上从拉美发往亚洲的货物都得绕道这里。

【特朗普多次放话称要“夺回”巴拿马运河】

中国此举,无疑是对美国喊话:你想抢运河?那我一点都不害怕,我可以修一个更大的“后门”。

其次,是推动中拉关系日益紧密。近年来,巴西、秘鲁、阿根廷等国与中国在经贸领域频繁互动,合作意愿强烈。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寻求基础设施升级、中国资本技术又最为适配的背景下,巴西乐意配合中国推动大型基建项目。

第三,当前,全球贸易环境正在重构,各国都在寻求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去风险化的供应链体系。而“两洋铁路”的出现正好踩中这个节奏——打造属于中国和拉美自己的直达贸易通道。

对于中国而言,即便没有特朗普“强抢”巴拿马运河这回事,在巴西落下的这“重要一子”,同样也意义重大。

一方面,它可以削弱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战略威慑力。

如果铁路顺利建成,中国企业未来可通过这条线路将巴西铁矿、粮食、牛肉、木材等大量资源直接送往秘鲁港口,再从太平洋出海。这意味着,不再“被迫”走美国“控制下”的巴拿马运河,中国和拉美之间的互通将更自主、更多元。

另一方面,它也能提高中国在南美的经济存在感。

铁路所到之处,沿线的物流园区、码头、工厂、仓储等配套设施都将应运而生。谁建铁路,谁掌控节点。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不仅是施工项目,更是未来二十年在南美布局工业、矿产、农业出口的桥头堡。

此外,它还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基础设施是硬连接,金融体系是软支撑。随着中拉之间的贸易渠道被打通,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可能性也会逐步提升,有望形成“货走铁路、钱走人民币”的双循环模式。

而且这条铁路一旦动工,将带动大量中国设备、技术、人才和管理体系“走出去”,有助于进一步巩固“中国标准”在全球基础设施市场的竞争优势。

【中国代表团亲自前往巴西考察】

当然,这个项目并非没有挑战。横跨巴西和秘鲁,涉及的地貌极其复杂,穿越的部分区域属原住民领地和生态保护区,环境评估、地方合作、政治不确定性都是现实问题。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代表团已于近日访问了巴西多个州,深入考察了公路、铁路和水路的配套体系,还计划赴桑托斯港——拉美最大港口之一——进行深度对接。这说明,中方正在以“先勘查,后推进”的稳健姿态推进这一项目,目标是长期深耕。

大国博弈,拼的从来不是“喉咙”,而是战略。巴拿马运河固然是全球航运的战略咽喉,但咽喉再紧,也抵不过一整套的系统性布局。美国试图通过控制运河来“卡脖子”,而中国已经开始用铁路、港口和物流网络,重塑整个全球贸易的血液循环系统。

谁掌握通道,谁就有话语权;谁还妄想靠一条旧运河封天下,那才是真正的战略盲目。未来,真正的强国不是看谁卡得住别人的脖子,而是谁能让世界联通更便利。而这一点,中国,已经在行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石江月

石江月

深度防务分析,看西方如何评论中国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