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航天重点任务公布

人类见闻 2天前 阅读数 482 #科技

2025年4月17日,国家航天局在京召开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4年航天成就与2025年重点任务。

今年航天日以“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为主题,主场活动将于4月24日在上海启动,将公布月球及深空探测相关科研成果。届时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将参与交流。

2024年中国航天多项突破创纪录

发射频次创新高:

2024年,中国全年发射运载火箭68次,刷新历史纪录。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投用,助力“长征十二号”火箭成功首飞,标志着商业航天进入新阶段。

深空探测里程碑:

完成全球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为月球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样本。

同时,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成功回收,推动空间技术向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载人航天稳步推进:

货运飞船与载人飞船系列任务圆满成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空间站的常态化运营能力。

国际合作与科学应用:

卫星数据全球共享,中法天文卫星捕捉到多个伽马射线暴,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关键数据。这些成果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开放性与惠民价值。

2025年密集任务,剑指深空探测

天问二号启程:计划执行小行星伴飞取样探测任务,拓展太阳系探测版图。

载人航天新任务:神舟二十号(将于近期择机发射)、二十一号飞船将接续升空,保障空间站长期驻留。

国际合作深化:中欧合作的太阳风磁层探测卫星、中意电磁监测卫星将发射,分别聚焦空间物理研究与地震预测。

航天日系列活动

4月24日至5月5日,上海世博展览馆将举办航天科普展,首次同框展示嫦娥五号、六号的月球正背面样本。全国30多个省份的航天科普设施将对外开放,上百场活动覆盖航天科普、院士讲座等,推动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未来共同参与航天探索。

从月球采样到商业航天突破,从国际合作到惠民应用,中国航天正以技术突破与开放姿态迈向“航天强国”目标。2025年的密集任务清单,预示着更广阔的宇宙探索蓝图正在展开。

*「点赞、关注、评论、转发」都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

* 本文综合自网络,数据及表述均以官方发布为准,如有错误,欢迎评论区指正!

评论列表
  •   琳琅满目  发布于 2025-04-19 11:10:58  回复该评论
    中国若没有类似星链规模的近地轨道卫星系统,今后与美国卫星技术和军事上全球、全天候监控、通信、预警技术水平的差距必将越来越大。首先,星链单单从技术、规模和成本上讲,次数越多的卫星发射活动,必将带来迭代次数更多的技术进步,带来成本的显著下降,这就跟高考不刷题不可能得高分一个道理,反复大规模发射肯定比规模小得多的卫星发射更能发现发明各种新技术,改进存在的问题。其次,星链是Space公司与美国国防部合作的军事全球监控、作战武器引导、全球军事和民用高速通信系统,海量的近地轨道卫星让敌国军事活动无所遁形,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系统,美军就能单方面把我们所有重要军事活动和军事基地全天候全时域精准监控,我们却只能依靠零星的卫星流转到敌方某基地上空才能观察到地方有关军事活动。再次,一旦发生战争,数万颗星链系统很难被敌国快速使用反卫星武器全部击落,而我国几百颗卫星被快速击落的概率大的多的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人类见闻

人类见闻

触摸认知边界,见证文明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