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空军一战士连续盗窃,眼看复员,组织却做了一个特殊决定

万千钧堂 2天前 阅读数 373 #国际

【前言】

在空军某部的办公室里,有面白净的墙,上面贴着张“党员交纳党费记录表”。表格里,一行字写得工工整整,用的是粗黑的墨水笔,内容是:

黄登贤手头有张10块钱的票子。

这党费可不简单,它是一个普通战士对党献上的真心实意,是他头一回交的党费!

但谁又能料到,这位战士其实早先已挨过两次批评?眼下的情形简直是大反转,不光是他自己,就连周围很多人压根儿都没往这方面想过。他在一次心得分享里是这样记录的:

我以前是个对生活前路完全失去信心的人。现在能有所成长和进步,全靠党组织和身边同志们的真心关照和不厌其烦的帮助。没有党的悉心栽培,没有同志们的加油打气,我黄登贤绝对不会有现在的样子。

【两次盗取部队衣物,组织却没有让他复员】

1976年春天,三月份的时候,黄登贤进了部队,被安排到一个单位做军需物资的管理员。刚开始,他工作挺上心,领导没少夸他。但好景不长,大概一年之后吧,他思想开了小差,被资产阶级的那些想法给带跑偏了。他开始利用管理物资的便利,偷偷拿些衣物出去卖,结果被部队逮了个正着,给了他一个警告处分。

事情总算过去了,闹剧结束了。黄登贤之前还拍着胸脯说要好好表现,用实际行动来改善大家对他的看法。可谁成想,他那位正处在热恋中的未婚妻,突然横插一脚,非要让他给自己弄件女式军装,还说:“只要你心里有我,真心待我,这事你肯定能办到。”

小黄这下子完全懵了,心里头挣扎了好久,最后,爱情的力量冲破了他心里的防线。他琢磨着给她寄样东西过去,可没想到被邮局直接给退了回来。因为这,单位又给了他第二次处分。

第二次被处罚后,狠心的未婚妻离他而去,连队里的一些同志也开始指责他,说他已经是块定型了的砖,没法改了。这事儿一出,小黄伤心得不得了,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连着两天水米未进,心里头只想着一死了之。

为了确保安全无虞,分库党支部安排人员夜里轮流陪在他身边,负责给他递水送饭,还苦口婆心地劝导他,慢慢地,他的情绪就稳定下来了。

黄登贤犯了两回同样的错后,有些同事怕他再惹事,就琢磨着把他从分库调走,换个岗位。在支委会开会讨论这事儿时,大家伙儿都琢磨琢磨。大多数人觉得吧,小黄老是偷东西,按理说不能再让他当保管员了。不过,瞧瞧他眼下的情况,这时候调他走也不太合适。

他们给出了下面这几个原因:首先,小黄头一回犯错后,真心悔过的意愿很强,工作上也是拼了命地干。至于他为啥又偷了东西,除了他自己意志力不够强,更多是因为他未婚妻给的压力大。再者,他第二次受罚时,心里特别难受,好几天都不吃不喝,这就是因为这事儿,也挺让人同情的。从这些事儿上也能瞧出来,小黄对自己的过错很懊悔,这里面其实藏着一种想要彻底改正错误的积极心态。

这个时候,小黄心里头肯定会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挺沮丧的,也许还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信赖。不过呢,当一个人失去了别人的信任,那他就更加渴望得到信任了。所以,要是这时候把他调走,那简直就是往他心上撒盐,说不定还会让矛盾变得更尖锐。

第三点,要是把一个犯了错的战士调到其他单位,那边儿的领导和战友们对他还不太了解,就很难对症下药去做他的思想工作,这样一来,恐怕会给新单位添不少乱子。

小黄在本单位出了问题,说到底,我们思想工作没做到位,这也是个重要原因。说白了,咱们领导也得担点责任。要是现在就把他踢开不管,那简直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商量过后,大家伙儿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让黄登贤继续当保管员,并且下定决心要帮他做到在哪摔了跟头,就在哪重新站起来。

关于黄登贤调岗的事情,就这么告一段落了。转眼过了三个月,到了每年老兵退伍的时候,小黄呢,服役期也满了。他心里头七上八下的,琢磨着自己马上就要接到退伍的通知,一回到老家,还得挨亲戚朋友的数落和冷眼。那段日子,小黄整个人跟丢了魂似的,呆呆愣愣,心里头那个苦啊,别提多难受了。

坦白讲,在那个时候的情况下,要是只考虑工作的话,让黄登贤退伍其实是“更省心”的选择,上头也不用那么费神。再说,小黄服兵役的时间也已经到期了,让他离开部队也是合规矩的,小黄自己也没啥好反驳的。不过呢,部队的领导们却没选择这条路。

在支委会的讨论中,有人提议让小黄退伍,不过大多数人觉得,小黄心里头还压着好多事儿没放下,精神上也挺煎熬。要是这时候让他退伍,对他来说肯定是雪上加霜,以后找工作、过日子都会受影响。

教导员赵贵福讲道:“小黄这回出了差错,我们没做到该做的监管,不过,这事儿咱们不能往社会上推,不能让一个还没完成学业的孩子,就这么离开解放军这所培养人的大学校。”

最终,党支部做出了决定,让小黄继续留在队伍里,同时安排赵教导员和之前的管理员郭群,专门来负责转变他的思想态度。

【从“亡羊补牢”说起】

为了让黄登贤的思想有所转变,咱们支部的每个人都轮番上阵,跟他聊过心里话,尤其是赵教导和郭管家,那真是掏心掏肺地付出。他们瞅准各种时机往他身边凑,看电影、看电视都挨着坐,经常跟小黄聊到半夜,就像老朋友一样。工作上,小黄稍微有点进步,不论是大会小会,他们都毫不吝啬地夸奖、打气。

跟小黄聊了好几次后,赵教导员明白了小黄心里最大的纠结:他受过两次处分,以后战友们会不会看不起他?这都当兵第四年了,想再往上发展,感觉就像过了正月十五才想吃饺子,时机都晚了。

为了让小黄别再纠结,赵教导员耐心地跟他聊了起来:“只要你把坏习惯改了,好好做人,大家肯定会原谅你的。你过去犯的那些错,只能代表以前,你的未来得看你以后怎么做。在我们支部,对谁都一样公平,以后你要是有啥好表现,立功受奖的机会还是有的。”

黄登贤的直接领导是郭管理员,郭管理员心里也明镜似的,知道小黄有个啥担忧。有天吃过午饭,郭管理员就对黄登贤说:“小黄啊,咱出去溜达溜达呗。”

接着,他们走到了营地边上的一个山坡,随便找了块大石头就坐下了。郭大哥先开了口:“小黄,我给你说个事儿。”话音未落,他就活灵活现地讲起了这么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国君,名叫楚襄王,他特别喜欢听那些能说会道、专拍马屁的人的话。整天就是吃喝玩乐,跟美女待一块儿,耳朵里塞满了软绵绵的音乐,国家大事一概不管。有个大臣叫庄辛,他看不下去了,就跟楚襄王说,再这么下去可不得了,说不定连咱京城都得拱手让人。楚襄王不但不听庄辛的好心提醒,还瞪着眼珠子说他:“你这老家伙,是不是糊涂了?咱楚国现在不是好好的嘛!”

之后,秦国攻打楚国,把楚国的国都给攻占了。这下子,楚襄王彻底懵了。在逃跑的路上,他火急火燎地派人去找庄辛,说自己后悔当初没听他的话,还问庄辛现在该咋整。这时候,庄辛就跟楚襄王说,我听说过一句老话,“兔子跑了你再去找狗追,不晚;羊丢了再去补羊圈,也不迟。”

一开始,小黄对那个故事没啥兴趣,就坐那儿低着头,手里不停地拽着地上的草根玩。但慢慢地,他被故事给吸引住了,拔草根的手停了下来,头也自然而然地抬了起来。

郭大哥瞧着他听得挺带劲,就继续讲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这话是咋来的呢,就是说,就算犯了错,只要赶紧想办法补救,就能避免再吃亏。”说到这儿,郭大哥轻轻拍了拍小黄的背,一脸认真地说:“小黄啊,你得鼓起勇气,跟过去的错误彻底拜拜,好好吸取教训,这不晚,还能给你以后的路打个好基础。恩格斯有句话说得好,啥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犯错的后果里学来得快。你要是能从错误里醒过来,以后肯定会变得更灵光。小黄,我们相信你肯定能行。”

一番直击心灵的话语,如同巨石落地,沉沉地压在了黄登贤的心头。他情不自禁地再次垂下脑袋,沉入了深深的哀伤回忆之中。

三年前的那个夜晚,他一直记着。那晚,他穿上了刚到手的新军装,乐呵呵地在镜子跟前转悠,左看看右瞧瞧。就在这时,他那位以前当过兵的大哥走了过来,搭着他的肩头,带着几分玩笑,又带着几分认真地说:“登贤啊,这回你可真是要出人头地了,到了部队可得好好表现啊!”

他记得清清楚楚,参军入伍的那天早晨,胸前挂着鲜艳的大红花,伴随着锣鼓喧天和鞭炮齐鸣,一步步往前走。路边送行的乡亲们排成两行,不停地向他挥手,那动作里满是对他的鼓励和期待,都是党和人民对他的深深厚望。

现在的场面,跟三年前简直一模一样:说的话一样,做的动作一样,提的要求和期望也一样。想想自己居然能干出这种蠢事,真是太丢脸了!这么一想,他的眼眶湿润了。猛然间,他紧紧握住郭管理员的手,满心愧疚地说:“我承认错误,对不住领导和大家,也对不住亲朋好友。往后我一定好好干。”

聊了两个多小时后,小黄心里头那股想要变得更好的劲儿被勾了起来。当天晚上,他拿起笔,给党支部写了一份心里的想法,说自己要彻底改掉以前的毛病,拼命把工作干好。

【用爱去抚慰他受伤的心灵】

把一个已经挨过两次处分的落后战士拉回到先进行列,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这首先得下大力气跟他好好聊聊,耐心劝导。同时,还得让党支部领导都达成一致,认识到这事儿的重要性。另外,还得去做周围同志的思想工作,让大家都能改变对他的看法,一起给他营造一个温馨、包容的环境。

黄登贤遇上的那档子事儿传开后,库里的一些哥们儿对他有了点意见。有的背后嘀咕,说他的不是;有的直接给他白眼,不跟他亲近;还有的干脆当面就给他难堪,冷嘲热讽的。有回,黄登贤在宿舍跟着广播哼《洪湖赤卫队》里韩英那句:“娘啊,儿走后,您得把儿葬在那高坡之上。”这时候,旁边一个同事不客气地插话:“想得美,不把你扔33号那儿就算你走运了。”这话跟刀子似的,扎进了黄登贤心里。那天晚上,他蒙着被子,好好哭了一场。

赵指导员瞧见这些问题后,立马就对分库里的所有人进行了开导,还在支部大会上强调,所有的党员和干部对黄登贤得多些耐心,多帮帮他,得护着他的积极性。别挖苦他,别讽刺他,更别伤他自尊。还得去劝劝其他人,让大家正确看待犯错的同志,把小黄当成自家兄弟一样,多给他点关怀和照顾。

在党组织的引导下,大家纷纷伸出援手,给予黄登贤满满的关怀与帮助。

那些平日里话不多或者跟黄登贤有过小争执的同志,都主动去找他聊天拉家常。黄登贤所在的班里一共六个人,桌子却只有两张,于是大家伙儿一致同意,把最宽敞的那个抽屉留给了他。不论是外出执行任务、干杂活还是重活累活,班里的同志们都抢着去,好让黄登贤能多休息。小黄的衣服要是脏了,还没来得及洗,就有领导默默帮他洗好晾干。外出公干的干部们也不忘给他寄来充满关怀的信件和学习资料。记得有次天气特别冷,小黄不幸感冒卧床,战友们轮流给他端茶送饭,赵教导员更是亲自把自己的大衣盖在了他身上。

有一天,小黄去医院瞧病,刚巧在路上碰见了外出的仓库老政委,他是坐车出去的。老政委一见小黄,立马让他上了自己的车,还特地绕路把他直接送到了医院大门口……

这一件件事情,都让小黄心里头暖洋洋的,眼泪不由自主地一次次滑落。他琢磨着,自己再也不能这么憋着不动了,得实实在在干出点成绩来。

海浪使劲儿拍打着礁石,溅起一片片好看的浪花。铁锤快速敲打着砧板,蹦出耀眼的火星子。坚硬的冰块被大火烧着,翻涌起澎湃的浪头。而那些起初落后的战士,一旦被火热的情感包围,就能爆发出惊人的冲劲儿。

黄登贤这回可是真拼了!1979年4月份,库里分了个食堂,他自个儿跑到党支部那儿,说要当饲养员。党支部一看,行,就答应他了。打那以后,他干活儿那叫一个卖力,全身心都投进去了。

想要把猪养好,他拿出自己的津贴,买了讲养猪科学和兽医知识的书,还有一些给猪看病的工具,然后埋头苦学,慢慢掌握了兽医的基本技能。他管着分库里的二十多头猪,每天得跑三趟,来回差不多三公里,挑着猪食去喂它们。饲料不够怎么办?他就自己动手,挖水塘、挖地窖,做糖化饲料,还种水浮莲,每天早出晚归地割猪草。为了让猪长得壮壮的,他坚持每天打扫两次猪圈,用水冲得干干净净,时不时还给猪洗个澡、捉捉虱子,再用白灰把猪圈刷一遍。

母猪生产时,黄登贤整天整夜地守在旁边,帮忙接生小猪,给它们擦洗身子,需要时还给小猪灌药。经过他的细心照料,猪圈里的每头猪都养得膘肥体壮。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他就给仓库的食堂提供了快2000斤的猪肉,因此成了仓库里公认的养猪高手。

他抽空儿给仓库附近养了鸡,攒肥料,还开了片荒地种上菜。伙房那边,他也常去搭把手,刷刷锅碗,劈劈柴火。这两年,他基本上就没咋歇过,周末和假期都忙活着,就连大热天的中午,也很少见他午睡。

有人帮他大概算了笔账,黄登贤这两年,要是按每天工作8小时来算,他其实已经干足了3年多快4年的活儿了,还没算上周末和假期。在分库里,不论是谁,都对他赞不绝口,心服口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万千钧堂

万千钧堂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