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跃居全球储能电池榜眼,40GWh出货量紧逼宁德时代。

科技轻阅读 7天前 阅读数 241 #科技

在一个繁忙的科技展会上,一些参观者围着一块电子屏,讨论着屏幕上显示的一个新消息:“亿纬锂能居然超越了比亚迪,成为了全球出货量第二的储能电池厂商!”有人难以置信地问:“这怎么可能?不是一直都是比亚迪第二吗?”这样的质疑和惊讶混在一起,让整个展位显得尤为热闹。

谁能想到,这家低调的公司,竟然在短短几年内快速成长,并在2024年迎来了战略性突破?

全球储能电池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去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01GWh,同比增加了62.7%。

在这一巨大市场中,中国企业的表现尤为亮眼,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而韩国和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则逐渐减少。

例如,三星SDI、LG新能源等韩国企业的市场份额降至3%,松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不仅仅是几个企业的排名变化,更是整个全球产业链格局的重塑。

储能电池市场不仅是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也是可再生能源、移动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核心。

这样的增长和变革,无疑吸引了全球技术和资本的高度关注。

比亚迪、中创新航和国轩高科,是近年来中国储能电池市场的三大巨头。

去年,比亚迪的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7GWh,同比增长了22.7%。

尽管比亚迪曾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企业,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储能技术路线,期望在未来再次实现突破。

例如,投资100亿元的钠离子电池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计划年产能为30GWh。

中创新航则在技术上实现了重要突破。

去年8月,该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实现量产的15000次循环寿命的第二代314Ah储能电芯,还推出了全球最快量产的392Ah储能电芯以及采用第三代叠片工艺的625+Ah储能专用大容量电芯。

这些技术创新,使得中创新航的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50%,达到20GWh。

国轩高科也不甘示弱。

去年,其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了18GWh,同比增长200%。

公司在2024年拿下了多个重要订单,如与日本大和能源和CO2OS签订了合作协议,预计未来两年将供货1GWh。

同时,国轩高科与中车株洲所联合研发的688Ah超大储电芯正式通过测试,预计今年将实现交付。

最令市场瞩目的,还是亿纬锂能的崛起。

去年,亿纬锂能的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了40GWh,同比增长了90.5%,一举超过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

亿纬锂能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的。

过去一年,公司宣布了与海得智慧能源、林洋储能、晶科储能等国内企业的合作,还与Powin、AESI等海外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底,亿纬锂能还与美洲某集团客户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猜测对方可能是特斯拉。

此外,亿纬锂能旗下子公司亿纬动力与储能系统集成商龙头海博思创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供应50GWh储能电芯。

这一系列的合作,无疑为其未来的市场占有率打下了坚实基础。

尽管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宁德时代依然保持着全球储能电池市场的领先地位。

去年,宁德时代的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110GWh,同比增长48.6%,市场占有率高达36.5%。

自2011年成立以来,宁德时代不仅在动力电池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在储能领域崭露头角。

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的布局和发展,早在成立当年便参与全球规模最大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张北储能项目。

2020年,公司推出了长循环寿命的271Ah和280Ah两种规格的磷酸铁锂电芯,显著提升了储能电芯的性能。

去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储能电池系统营收同比增长3%,达到了288.25亿元,成为公司第二大营收来源,占比约17%。

这不仅表明宁德时代在储能市场的持续发力,也体现了市场对其产品的高度认可和需求。

储能电池市场变动之大,充分展示了全球科技与产业的快速进步。

亿纬锂能的异军突起、中创新航和国轩高科的技术创新,以及宁德时代的持续领先,无不展示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这些变化或许看似遥远,但实际上,它们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能源使用、环境保护和生活方式。

未来的储能技术,将不仅改变我们的生活,更有可能引领全球能源革命。

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见证这些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让可持续发展的梦想照进现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科技轻阅读

科技轻阅读

轻松阅读,了解科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