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这一仗,巴基斯坦外交地位抬了不止一档,巴总理讲话感谢中国
激战正酣的印巴两国,为何突然于深夜讲和,先后官宣鸣金收兵?以弱胜强的巴基斯坦,其总理却为何在全国讲话中当着全世界的面,着重感谢了中国?双方偃旗息鼓之后,“南亚无战事”的时代,终于要到来了?
“自印度标准时间17时起,双方将停止陆、海、空一切交火和军事行动。”新德里当地时间5月10日,印度外交副部长唐勇胜在新闻发布会上对外表示。
随后,巴基斯坦外长达尔出面回应称消息属实,并颇为自信地回应了外界所担心的“克什米尔地区安全、水资源缺乏等问题,他表示:一切问题都会被成功解决。
在过往的三次印巴战争中,我们的“巴铁”可是吃了不小的亏。凭什么唯独这一次,巴基斯坦能够挺直了腰板?
一言以蔽之,巴基斯坦在占尽外交天时地利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人和”的威力,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将自己在国际上的“咖位”抬升至了与印度平起平坐的地步。
综合来看,此番印巴战局从大打出手到目前的偃旗息鼓,可谓曲折颇多:作为此次交锋的挑起者,印度在战争刚开始时候从上到下的状态,用四个字概括就是信心爆棚。
事后看来,我们可以马后炮地说印度低估了巴铁。但站在莫迪的角度来看,这次战略误判近乎无法避免:
一方面,从国际环境上看,印巴开打之时的世界格局是啥样的?中美经济、外贸角力,俄罗斯乌克兰战火不停,整个中东也乱成了一团。所有顶级大国都“有事儿干”的情况下,正是印度大占巴基斯坦便宜的好机会。
另一方面,莫迪本人已经弹压不住国内印度教主义、宗教主义和民族主义“三座大山”的压力。对于印度政府来讲,只有用对外战争转移矛盾才能解一时之困局。
此外,印度在军事实力,尤其是海陆两军上的优势让他们冲昏了头脑。对于此战,印度朝野在开打之初的预期十分一致:一定能赢,也必须要赢。
当然,战事的结果我们也知道了,一场在空天力量较量中的惨败不仅让印度空军现了原形,更让莫迪如梦初醒,在所谓“无人机交锋中取得了一定战果”后选择了偃旗息鼓。
如果说印度是不情愿式停战的话,那么“巴铁”第一时间同意停火的举动,则叫做见好就收。5.7空战的战果举世皆惊,这倒还是其次。
打完这一仗之后,伊斯兰文明终于在抵抗外敌侵略的过程中打赢了第一场现代化战争的胜利。换句话说,巴基斯坦国际声望暴涨、外交地位抬升,已经成了既定事实。实际上,此番印巴停火中暴露出的一个细节,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在“印巴签署停战协议”消息被确认的一个小时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跳出率先披露了这一消息,他化身“和平使者”,在外交媒体上大言不惭地表示,是自己的斡旋推动了这一切的发生。
不过,特朗普很快被打脸:在他吹完牛之后,印度直接对法新社表示,暂时停战是印巴双方主动协商之后的结果,用一句话戳穿了特朗普抢功的心思。
要知道过往的印巴战争里,巴基斯坦多次被逼到灭国边缘,往往靠着域外大国的调停才能获得喘息之机。而这一次,印度主动向外界澄清的举动说明,“巴铁”在国际地位上不说和印度平起平坐,至少差距上不再有如天堑。
除了自己“争气”之外,巴方为何能够大获全胜?这一点,其总理谢里夫在最近发表的全国演讲中用一句话给出了答案——
“在这场演讲里,如果我不提及巴基斯坦非常亲密、极其值得信赖的挚友中国,那(演讲)就是不完整的。因为无论何时,他们都在坚定地支持我们。”
那么,中方究竟给予了巴铁什么样的支持呢?除了为他们提供歼10CE、霹雳15等军事装备之外,中国还作为定海神针,为巴铁压阵,这也是他们敢于正面硬刚印度的理由之一。
这次的停火,能够为南亚地区带来多久的和平?印度给出的答案是,可能一分钟都不到——目前的最新情况是,印度前脚刚和巴基斯坦谈好了暂时放下武器,转头就耍起了小聪明:
据媒体报道,印度趁着停火协议正式生效之前的间隙,用无人机突袭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处军事设施。此举引来了巴方的强烈反击。至此,双方又陷入了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的扯皮中。
停火协议后印巴交战留下的无人机碎片
总得来说,双方虽然有谈的意愿和行动,但就目前情况看,倘若克什米尔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任何所谓“谈判、对话”的结局,都只能以治标不治本告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