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AI智能体Newseek迎来上线“大考”,南大周志华教授也来提问了!
春风习习暖江淮!又到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时间。2月28日,紫牛新闻AI智能体Newseek种下一颗两会“智慧种子”。在接下来的两会时间中,Newseek将不断学习两会“灌溉”知识, 帮助这棵“智慧树”快快长大。
得知扬子晚报两会AI智能体Newseek的动态后,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用自己近期关心的话题做了个“测试”。“如果让我提问Newseek,那我的问题是,在往届全国两会中,代表委员们是否提出过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监管立法的相关提案?”周志华表示,作为信息收集和整合的辅助,AI确实是个好帮手,但要小心误信、不能滥用。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 戎毅晔 摄
人工智能要小心误信、不能滥用
“现在看到的听到的,都不见得是真的。”周志华告诉记者,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大模型的普遍应用,现实的法律挑战随之而来。
周志华表示,当下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在很多领域发挥作用,如短视频、电影、文学等领域,但另一方面,如果出现滥用和误信,会造成很多危害。周志华介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技术成本低、门槛低,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同时,由于大众对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认识不足,对深度造假的内容易误信而造成损失。“现在大家对于电诈等行为已经有比较多的了解,但对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一般人的警惕性还不够。” “前不久我们了解到一个案例,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收到短信通知让他参加视频会议,在会议上领导当面让他尽快汇出一笔款项,会后他照做了。后来才发现他被骗了,因为这个会议、包括会议上的领导,都是犯罪分子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出来的。”
目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立法和监管还比较欠缺,“对于借助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来从事不法行为进行牟利、损害他人的名誉、损害知识产权等,在依法打击惩处方面还缺少充分的法律支撑,所以,我们期待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方面的立法和监管”。
周志华建议,对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要求明确标注,让受众有明确的知情权,这样能给普通人增强保护。
作为辅助,智能体是个“好帮手”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发展,合理的“度”在哪里?“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我总结了8个字:允许出错,作为辅助。”周志华表示,在一般任务上,人工智能作为助手已经可以提供许多帮助,但“在一些对可靠性要求非常高、不允许出错的场合,一定要意识到不能完全依靠它,一定要靠人来做最后的判断。”
值得肯定的是,各种大模型和智能体的出现,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助手。周志华举例,借助AI可以收集资料,“人工智能作为助手,用得恰当,可以带来很多帮助。”
周志华教授关心的热点话题,扬子AI智能体Newseek是怎样回答的?记者摘录了部分答案,这样的信息收集结果,符合您对于两会智能体的期待么——
在过往的全国两会中,代表委员们多次提出关于人工智能立法的相关建议,涉及立法框架完善、技术治理、伦理规范及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主要建议的梳理:
1. 推进人工智能专门立法
立法框架与核心价值观:全国政协委员吕红兵提出,应通过制定行政法规提升人工智能立法层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技术开发、应用和监管全流程,明确各主体责任边界。
专项立法必要性:全国政协委员陈力连续两年建议推动人工智能专门性立法,构建总体性、保障性和功能性的法律体系,并通过司法解释或修正案解决现有争议,例如知识产权、隐私保护等问题。
2. 加强法律适用与治理
现有法律延伸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处长王洪宇建议优先灵活适用《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现有法律,通过司法解释应对AI技术带来的法律挑战(如大模型训练中的版权问题),并在地方试点授权立法。
打击AI生成虚假信息:新疆政协委员海尼扎提·托呼提提出细化法律条款,明确AI生成内容的标识、审核及责任划分,加大对传播不实信息的惩处力度,并要求平台建立专项审核团队。
3. 伦理规范与风险防范
技术治理与伦理标准:科技部在回应政协提案时强调需完善伦理规范和安全标准体系,通过立法促进技术“包容审慎”发展,同时推动数据安全共享和关键技术研发。
防范AI失控风险:国际治理专家邓肯·卡斯-贝格斯在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中国边会上呼吁加强国际合作,设计全球治理机制以应对AI技术可能超越人类控制的潜在风险。
4. 争议与审慎态度
立法时机争议:实务界对专门立法存在分歧。例如,律师袁立志认为当前AI技术和产业尚处早期阶段,仓促立法易产生偏差,建议以试点和行业标准先行。
行业态度分化:调查显示,仅三成律师和法务人员支持尽快出台专门立法,更多倾向于通过现有法律框架逐步完善。
5. 国际合作与经验借鉴
陈力等委员建议借鉴欧盟《人工智能法》等国际经验,推动国内外技术标准互认,并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深化国际合作,共建AI治理共同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