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认输了?75国做梦没想到
据《华尔街日报》近期报道,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大幅下调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此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发全球关注,也将中美贸易关系再次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执政期间,对华发起了大规模贸易战,不断加征关税。自2025年2月起,美国对华关税税率已飙升至35%,部分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关键领域税率甚至高达45%。这一举措严重破坏了中美双边正常的贸易秩序,中美双边贸易额在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11%。美国的意图很明显,试图通过关税手段遏制中国发展,减少贸易逆差,重塑所谓“美国优先”的全球贸易格局。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全球众多国家都受到波及,有75个国家积极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期望能获得关税豁免或优惠。这些国家为了达成目的,在谈判中各显神通,有的承诺扩大对美进口,有的试图在其他领域给予美国补偿。然而,令这75国意想不到的是,美国第一个考虑大幅降税的对象,竟然是在贸易战中一直强硬反制的中国。
美国经济因自身高关税政策陷入困境。美国的中小企业在关税战发生后,破产率飙升23%。高关税导致进口商品成本增加,美国消费者不得不承受更高的物价。据估算,美国家庭支出平均每年增加了3800美元。这对于储蓄率本就不高的美国民众而言,无疑是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质量,也抑制了国内消费。消费作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一旦疲软,整个美国经济增速必然放缓,企业裁员、工厂减产等负面效应开始显现。
贸易(资料图)
美国在国际上拉拢盟友共同孤立中国的策略也遭遇失败。欧盟明确表示,不会在中美贸易争端中选边站,欧洲更注重自身经济利益以及与中国多年来建立的广泛经贸合作关系。英国脱欧后,积极寻求与全球各国开展新的贸易合作,中国市场对英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英国也不愿盲目跟随美国。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一方面依赖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上与中国深度融合。韩国媒体报道称,韩国企业收到来自中国的明确警告,若在关键矿产出口管制问题上配合美国,将面临严重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日韩两国在对华贸易政策上也保持谨慎态度,并未完全听从美国指挥。
特朗普政府虽声称考虑降税,但这背后可能暗藏玄机。此前特朗普在白宫表示要大幅下调对华关税,可很快又改变口风,称除非中国给予美国“可观回报”,否则不会取消加征关税。这种前后矛盾的表态,显示出美国的不诚意。美国或许想通过释放降税信号,试探中国底线,甚至设下新的谈判陷阱。例如在具体降税商品类目、降税幅度的执行时间等方面设置模糊条款,为后续谈判争取更多主动权。
贸易(资料图)
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始终保持强硬态度,并且具备坚实的反制底气。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即便面对美国高关税,中国也可通过促进内部消费、拓展多元贸易合作伙伴等方式,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出口增长17%。此外,中国在关键资源领域具有优势,如4月4日中国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直接击中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的要害,因为美国在这些高端产业对稀土的需求高度依赖进口,而中国掌控全球90%以上的精炼稀土产能。
美国的霸权地位在此次贸易战中进一步衰落,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稳步提升。美国若想真正改善中美贸易关系,应摒弃霸权思维,停止威胁讹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中国展开对话。彻底取消对中国产品的单边关税,才是解决中美贸易争端的正确方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