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中国托底后,卢拉决定放开手大干一把,放言不怕美国报复
5月10日深夜,巴西总统卢拉再次踏上中国土地,开启了其第三任期内的第二次访华之旅。
不到两年时间,两次来访,不难看出一个信号:巴西已经下定决心,坚定地站到了深化中巴合作的这一边。
【卢拉称与中国合作不怕美国报复】
更值得注意的是,卢拉在北京召开的记者会上,直言“巴西不担心因为与中国走近而成为美国报复的对象”。这句话,信号极其强烈。
卢拉此次访华并非走马观花,而是实打实带着清单来的。在两国高层见证下,中巴一口气签了20份协议,涉及农业、科技、数字经济、金融、媒体等多个关键领域,可以说是“全面铺开、样样都要”。
这场合作,不仅量多,而且“质高”。以数字经济为例,中国在5G、AI、电动汽车、光伏这些领域全球领先,而巴西正在加快数字转型,正好对接“中国快车”。
而且,这些协议背后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长期战略布局。用卢拉自己的话说就是:“巴西要坚定走自己的路,而中国是我们重要的同行者。”
为什么卢拉敢硬刚特朗普?因为背后站着中国
当特朗普重返白宫、又开始挥舞关税大棒时,很多国家开始犹豫,但巴西选择了“继续向前”。卢拉敢放狠话,并不是情绪冲动,而是有实打实的底气。
最关键的一点是:巴西已经尝到了和中国合作的“甜头”。
来看数据——2024年中巴贸易总额接近1900亿美元,同比增长3.5%。今年前四个月,巴西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增长了28%,对华出口总额甚至超过了对美国和欧盟的总和。更通俗一点说:中国是巴西最有经济收益、最稳定、最靠谱的客户,没有之一。
【中国与巴西签订了20多份合作协议】
而且,合作还不止于贸易。中国企业早就深耕巴西新能源、农业加工、基建、稀土矿产等关键领域,这些恰恰是美国没有、也抢不过来的。巴西知道,这才是能真正撑起国家未来的力量。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把拉美视为自己的“后院”,看不得中国在这片土地上有作为。但近几年情况变了,美国顾不上,拉美国家也“醒了”。
一边是美国忙着在亚太压制中国,国内又各种政治内耗;另一边是中国真金白银搞建设、谈合作。于是巴西看清了现实——与其被动等待美国发牌,不如和中国一起“自立门户”。
特朗普虽然嘴上说得凶,但卢拉明确表示:“这个世界不需要老大,也不需要世界警察。”他这番话,说出了很多南方国家的心声,也代表了一种新方向。
从资源和产业结构来看,中国和巴西简直是“完美互补”:中国技术强、资金足、市场大,但资源相对有限;而巴西地大物博、农业发达、资源丰富,但缺少基础设施和工业体系。两国没有历史纠葛,没有地缘冲突,更没有意识形态的隔阂。合作,不但顺畅,而且有潜力。
这次协议重点提到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粮食安全,说明合作已经从“简单买卖大豆、矿石”的初级阶段,升级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
更重要的是,中国从不搞附加条件、不干涉内政,这种“尊重+真诚”的方式,让卢拉很安心。他知道,中国不是要主导巴西,而是要“帮你发展起来”。
【拉美国家正在逐步摆脱美国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访华,卢拉还透露一个重要信息:巴西正在推动南方共同市场和欧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
这意味着什么?巴西要主动参与全球游戏规则的制定,而不是继续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这点和中国的全球——包括“一带一路”、金砖扩容、人民币结算体系等——高度契合。
换句话说,巴西和中国正试图“联手打造一个对发展中国家更公平的新秩序”。两国一拍即合,自然走得更近。
对中国来说,卢拉此行带来的信号非常明确:
第一,中拉合作势头很猛,值得加码。我们应该在新能源、电动汽车、数字基建这些领域投入更多,把巴西打造成中国在南美的“样板工程”。
第二,支持卢拉搞自主外交,利于中国扩大朋友圈。中方应在国际组织中为巴西争取更多发言权。
第三,要防范美国暗中使坏。金融制裁、科技限制、舆论抹黑,美国惯用这些手段。中国要提前布局“防火墙”,让合作体系更稳、更抗压。
总的来说,卢拉访华后敢对特朗普放狠话,不是因为鲁莽,而是因为看到了未来。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谁能为发展中国家撑腰,谁就是未来的真正大国。中国不需要称霸,但我们必须站出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把规则改一改,把路铺一铺。巴西迈出了这一步,接下来,全球南方其他国家也该加快脚步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