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退位,勿使清帝东归!关外旗人为什么那么仇恨大清皇帝?
清朝即将灭亡的时候,生活在关外东三省的女真族满人。那些清朝皇帝的本族旗人同胞们,他们不仅不替自家的满清皇帝分忧解难!甚至还喊出了“勿使清帝东归”的口号。旗人满人在关外积极造反!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让满清皇室在自己的“龙兴之地”,如此不受待见。
我先说个清朝历史上的小故事,大家都知道,清朝时期关外有一个苦寒之地,专门是清朝皇帝用来流放犯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耳熟能详听到的一句话:“把犯人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宁古塔就是今天的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
乾隆在位的时候,有一批被流放到黑龙江的汉族百姓,和关外的土著旗民相处得很和谐。中原汉人教导当地满族人,女真族人、旗人、索伦人教会他们如何种田养殖,帮他们提高生活水平。
消息传到乾隆皇帝的耳朵里,乾隆勃然大怒,命令黑龙江将军严惩参与种田的汉人和旗人!并派八旗军毁掉了所有开垦好的田地。乾隆皇帝为什么这样做呢?
因为,在爱新觉罗家族的眼中,这些关外留守的女真族、满人、旗人如果逐步被汉化,生活条件好了、脑子灵活了、会独立思考了!那就不利于保持天然淳朴的本性。往后,我大清还上哪去,征收便宜又不怕死,打仗的兵员!上哪去找听话的、好糊弄的、能忍冻挨饿的、也要守护龙兴之地的满清顺民呢?
这么说吧!在满清皇帝看来,如果关内以汉族为代表的底层百姓是奴隶的话!那么,关外那些女真族人、旗人、满人百姓连奴隶都不算!顶多算一个牲口。
自康熙皇帝开始,满清朝廷就在长城以北修建了大量的柳条边。柳条边是清朝在东北地区修建的边界设施,本质上和万里长城一样!一条结合军事防御、资源管控和民族隔离的封锁线,其核心目的是保护满族发祥地、垄断珍稀资源,限制汉人进入东北,也防止满人进入关内。
柳条边:是满清修的绿色长城。壕沟加柳墙。挖掘深2米、宽2.7米的壕沟,堆土筑堤种植三排柳树,形成"柳树篱笆",总长约1295公里。边门哨卡:设21座边门、山海关、威远堡和数百哨所,由八旗兵驻守。
满清爱新觉罗修筑柳条边,是为了保护满族人的根基!封锁长白山、松花江"龙兴之地"!为将来返回东北留一条退路。满清禁止汉人移民垦荒,防止满族传统渔猎文化被农耕文明同化。满清皇族垄断珍稀资源,独控人参、貂皮、东珠等特产,由清朝皇室专营。乾隆时期每年从柳条边内采挖官参超2万斤,私采者处死。
在《雅克萨之战》中成为后勤屏障!同时压制蒙古和朝鲜势力。柳条边通行受管制,汉人需持"印票"就是通行证出入,且不得携带家眷,违者鞭刑流放。守柳条边的官兵经常索贿放行,嘉庆年间一张印票黑市价达2两白银。禁垦区保留原始森林,植被覆盖率70%以上,成为清代皇家猎场。华北灾荒引发"闯关东"潮。
1860年至1911年超2000万汉人突破柳条边封锁,清廷被迫开放边禁。
1858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东北100万平方公里,日本1905年后渗透南满。边军受贿成风从满清"护龙脉"的初衷,满清封闭政策演变成加速清朝边疆失控的败笔。
现在还有很多人都觉得柳条边,是为了防止中原的汉族百姓往东北跑。但满清他不光是防汉人,也是为了防备关外的满族旗人穷亲戚往挂内跑。
因为,苦寒之地活不下去往关内逃呢?虽然,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者们,一个劲儿的给关外女真族旗人底层百姓洗脑!对他们说:汉人的儒家文化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们千万不要学他们啊!
可满清皇族他们自己呢?那些爱新觉罗宗室权贵们的子弟,从几岁开始就刻苦研读汉人的《四书五经》。康熙帝经常让七八岁的皇子们,在文武百官面前背诵唐诗宋词,来炫耀自己的教育水平。
乾隆皇帝更夸张,一辈子写了四万多首古诗,能用生僻字的地方,绝不用普通字!好彰显自己的汉字水平有多高。
满清爱新觉罗在紫禁城里享福,跟他们走的近的满蒙汉八旗,也在中原吃香的、喝辣的。但那些跟他们出生入死同宗同族的野人女真,以及被他们抽兵血抽到快要灭族的索伦人,却只能在外东北过着茹毛饮血,天寒地冻的生活。对于关外的那些满人,虽然满清皇帝口口声声称他们为同胞,但是打心眼里认为这些人只是未开化的野蛮人。
爱新觉罗家族自打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就从未想过去建设自己的祖籍“龙兴之地”东三省!从来没有想过那些最早跟着自己创业打天下,留在老家的女真族旗人满人,他们该如何生活!日子过得怎么样!
在清朝有这么一个说法:驻京八旗喝酒吃肉,汉地八旗衣食无忧。关外八旗艰苦奋斗,关外女真旗人,在大清皇帝眼里就像个夜壶,只有打仗的时候才拿出来用一用,平时根本想不起来。
在光绪年间,东北的满洲旗人就开始说:“载湉小儿,非努尔哈赤子孙矣!吾辈当自奋之。”关外满族旗人,这就开始扎堆的准备造反了。
东三省政略记载:“关外的女真族旗人既无钱粮养赡,又无地亩可耕!生计日蹙、见转沟壑!饥不堪命、绝望相继。”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迅速席卷全国。八旗军正黄旗鲍化南和镶黄旗张镕、联合正白旗吉塔腊·恒宝坤在辽宁起义!满清关外八旗军旗人喊出的口号“响应南方革命党,勿使清帝不敢东归!”关外满族旗人切断了满清皇帝溥仪,和爱新觉罗皇族返回东北的后路。
1912年2月12日,清朝隆裕太后不得不颁布清帝退位诏书走向共和。
所以,在经受了276年的剥削和压迫以后!关外的满族旗人对于大清皇帝早就没有了什么忠诚可言!要说有,也只是仇恨。
相比关内的各个民族,关外女真族旗人更加痛恨爱新觉罗家族的人。
1932年,爱新觉罗溥仪建立伪满洲国的时候,围在他身边的大臣是张景惠、郑孝婿、臧式毅、谢介石、张燕卿、都是汉人汉臣。为什么溥仪不任用东北三省当地的满人和旗人呢?
因为,关外女真族人、旗人、满人、经过300年的残酷对待!“何不食肉糜”早就濒临灭族。
女真族人从"抬旗为荣"到"耻言旧主"早已没有了忠心!也产生不了什么人才。
而且即使有大才,也不见得会对这位同族女真宣统皇帝溥仪有什么好感。
这就是满清不善待自己家人和国人的下场,清朝皇族无路可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