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春季养护“主动战” 青岛全面推动市政道路品质提升

青岛信网 10小时前 阅读数 4 #推荐

城阳区兴阳路车行道维修(上),李沧区兴宁路地下空洞检测(下)相关照片。(来源: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春季气温回升,道路养护进入“黄金期”。3月份开始,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全面贯彻“养早养小”理念,组织全市开展春季养护行动,进一步提升了市政道路、桥梁设施品质,也为群众“五一”假期出行提供良好保障。

加强养护行业指导

3月27日,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召开全市市政道路设施养护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春季养护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为春养按下“加速键”。会上发布并宣贯《青岛市市政道路路况检测调查研究评价报告》,通过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统筹全市道路基础数据和常规检测情况,分析全市市政道路技术状况指数,根据《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提出预防性养护、维修处治的建议和标准,形成总体评价和区(市)评价,指导区(市)科学制定维护计划,提升春季养护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全面组织问题排查

按照“全覆盖、无遗漏”原则,督促区(市)全面排查道路桥梁设施损坏、功能缺失和安全隐患等问题。重点关注检查井周边、管线途径段、公交车站停靠区等病害多发路段,主体结构、护坡、挡墙等关键部位,强化问题导向,举一反三摸清问题底数。其中,针对频繁出现道路塌陷、给排水管线密集、管线迁改、暗挖施工及周边复杂地质区域,利用雷达探测法、面波法等技术手段,检测道路空洞、脱空等地下病害。结合道路路况检测养护建议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渠道群众诉求,不断完善问题台账,落实闭环管理要求,实施销号整改。

集中开展病害处置

立足“路面平坦无车辙、设施完善无缺陷”的目标要求,通过“精细养护+大中修整治”相结合,综合施策、分类处置,着力解决道路各类病害。针对人行道板、盲道设施破损、松动、缺失等问题,及时维修更换为防滑透水型材料,优化行人通行体验。车行道采用沥青灌缝、贴缝工艺,预防性处理路面裂缝,有效防止汛期雨水侵入基层,反复侵蚀道路结构,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对于路面车辙、拥包、坑槽、路框差等变形类问题,按照“小坑多补、多坑合补、浅坑深补”原则,使用切割机规整切边,铣刨机清除病害沥青,深入修补损坏基层,重新摊铺、机械压实沥青面层,配合人工找补边、角、缝,保证了路面的紧密、平整、美观。入春以来,已累计完成路面铣刨盖被8.3万平方米,人行道修补9.3万平方米,盲道维修11.8公里,灌缝16.8公里,贴缝2.2公里。

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通过组织精细化养护示范路观摩活动,推动专业化产业队伍建设。同时,继续对各区(市)春季养护工作开展“四不两直”抽查检查,发现问题立整立改,以良好的道路状况迎接“五一”假期出行高峰。文/耿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青岛信网

青岛信网

大众报业集团旗下 山东省级新闻网站 青岛财经生活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