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模型」推演小红书电商的进展...
昨天我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如果你对我 “如何用 Y 模型推演小红书电商” 感兴趣,可以回复1;如果想参与实操,可以回复2。
没想到大家数字扣得飞快…
来和大家简单汇报下最新进展:
今天我和两位深藏不露的专家聊了聊,有三点收获:
对业务未来的“终局”有了更清晰的画面
理清了无货源的两种典型打法
搞明白了新手起步期怎么划分里程碑
(具体笔记暂时不便公开,图1图2配了几句话,供参考)
所以原本说好今天要更新的 Y 模型推演内容,会晚点发,到时我把1.0 和 2.0 版本都整理好后,再统一发出来。
其实我今天挺开心的,因为我发现一旦抛出一个具体问题,就能快速获得很多实用的信息。
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难题:
我之所以会写“做小红书电商”这几个字,主要是想看看我自己有没有能力把货卖出去?
我的想法是,因为我没做过,所以没啥真实感。但只要我能亲身体验一圈,我就能大致感受到:如果把这事当成长期事业去做,会是怎样的状态?
为什么我觉得“体验一圈”这么重要?
是因为我对世界的理解,依然处在“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阶段:
没自己试过的事,我对别人说的东西很难有真切的体会。
但一旦我亲自试过,才会对“要不要做”有足够的判断力。
反而对于“业务能做到多大”,我觉得无论选哪个方向,现在的市场都足够大,够我吃饭。
但选方向的意义在于:如果能选到一个赚钱、对手不强、还适合长期投入的领域,那当然更好。
所以我现在在拆解 “ 卖货 ”这个方向,比如:
1. 跨境电商,这四个字下面还细分成印尼电商、Temu 等
2. 做国内品牌
3. 以IP带货
4. 无货源模式
5. ……
几乎可以无限细拆下去。
大家都知道,现在国内比较卷,大佬们也提醒过我——跨境电商貌似机会更多一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