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打到这份上,印度前上校都看透了:中美脱钩后,将统一台湾
纳粹头子马丁.鲍曼曾经说过一句话:“地球不是世外桃源,而是一场生存竞争。”
而如今,这句话似乎已经得到了应验,只是这场“生存竞争”和马丁鲍曼的那个时代已经截然不同,如今的竞争不是在枪口下,而是在商场中。
特朗普在2018年也说过一句话:“贸易战是好事,而且很容易赢。”
他真的相信这句话,即便这句话错得离谱,六年后的今天,全世界都在为这一假设而付出灾难性的错误,最初针锋相对的关税和民族主义口号,如今已经发成为了一种武器化的经济理论,关税的作用不再仅仅只是关税,而是一种兵器。
在冷战后期和世纪相交的二十年,美国失去了昔日工业霸主的地位,而为了重夺王座以及对抗国内的高通胀率,美国已经彻底扭转了自己的贸易政策,华盛顿不再实施低关税,而是以“经济爱国主义”的旗号补贴国内的出口产品,同时对外来产品增税。
而美国的这一举措,事实上让全球市场变成了一个战场,全球的经济稳定也遭到了彻底的破坏。特朗普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垄断全球贸易,而不仅仅只是对美国的保护主义,而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国家和地区将会承受毁灭性的打击,这一切将会导致的连锁反应,将会无法预料。
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中国其实早就已经感到习惯,如今的中国正在以一种无比精确的针对性来对美国进行反击,在一些对高端半导体和科技产品有着关键影响的原材料领域,中国也已经开始对美国发力。
与此同时,中国为了避免在关税战中承受更多的损失,已经开始加速推进我们的“双循环模式”,也就是通过增加国内消费,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并且扩大和金砖国家组织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部分其他友好国家的贸易量,而建立一种基于脱离美国市场之外的,能够做到自循环的,新型的“全球贸易”。
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全球加速推动“去美元化”,以及不断的抛售美债,让美国陷入一种“持续不断的经济震荡”之中。
两个全球大国在经济领域的直接交锋,所引发的无疑将会是一场“经济海啸”,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新加坡,韩国,以及阿联酋这种依赖国际贸易的小型经济体。
事实上,如今这些国家已经在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韩国的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中国,但是韩国在政治光谱上却站在了美国阵营,在中美科技战中,韩国是损失最大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主要依赖全球海事行业,然而中美两国如今在全球海事领域同时出击,美国重拳打击中国造船业,同时控制全球主要航道,这对新加坡都是不可逆的影响。
阿联酋主要依靠出口能源为生,但是全球贸易紧张会导致大国尝试实现能源自产,这对阿联酋而言也是毁灭性的打击。
如今新加坡的GDP增长率预测已经被大幅度的下调,地缘风险和供应链断裂风险,导致港口吞吐量大降,金融中心地位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新加坡只是“对等关税”下的第一个牺牲者,韩国则已经陷入“脑死亡”,阿联酋还在路上,而在此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成为牺牲品。
比如台湾,这个在低端市场严重依赖大陆,在高端市场却完全绑定西方的“特殊地区”。
一位印度退役上校就认为,当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达到高潮,甚至是两国彻底“脱钩”之后,这场经济危机就不再仅仅只是一场经济危机,而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奏”,因为那时就是大陆收复台湾之际。
对此,这位印度退役上校甚至还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时间线:
2024年-2025年,美国将会在关税领域对全球重拳出击,试图打压对手,而中国则采取报复性的反击,同时在关键矿产领域对美国反击。欧盟同时对美国反制,大西洋贸易战升级,同时世界贸易组织恐怕会崩溃。
2026年-2027年,全球贸易将会陷入“碎片化”,各国只会和自己信任的国家进行大规模贸易,印度则被迫选边站,很难继续保持战略自主。俄罗斯的天然气将会被武器化,欧洲失去了美国的友谊,不可避免的陷入能运危机,全球金融陷入混乱。
2028年-2029年,经济上的战争将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军事,大陆对台湾当局的绞索被进一步的收紧,南海,台海,中印边境的局势将会陷入紧张。
同时,德国将会重新武装,日本亦是如此,并且日本将会开始讨论研发核武器。而以沙特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将会倒向中国。
2030年,大陆将会开始收复台湾,而美国和日本则会介入战争。台海战争的爆发将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印巴也会爆发战争,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冲突也将会无法避免,美国将不可避免的陷入两线作战,更可怕的是,这次大战很有可能将会成为一场核大战,这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至于文章的后续,这位印度上校还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印度叙事”,诸如让印度发挥更多的国际作用,居中协调避免战争爆发云云。毫无疑问,印度还不够这个资格,但是至少有一件事他说的没错,那就是当中美真的脱钩时,必然就是大陆收复台湾的时刻...
参考资料:
《China Sinks US Warship, Taiwan Declares Independence, WTO Collapses: How The Trade War Could Turn Into Word War: OPED》 欧亚时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