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男妈妈爆火背后,AI换脸造假,亲情带货还能信吗

科学八点半 2周前 (04-08) 阅读数 837 #科技

最近网上有个事儿特别火,一个叫许建华的妈妈突然成了网红。她儿子浩男在抖音发了条视频,说妈妈以前在工地干活,现在直播卖货特别拼。结果这条视频像长了翅膀似的,几个小时就涨粉十几万,直播间里全是 "浩男妈妈卖啥我买啥" 的弹幕。有人开玩笑说就算卖羊屎蛋子都有人抢着下单,这热度简直能把直播间的服务器烧着了。

这事儿乍一看挺暖心的,母子情深嘛。可仔细一琢磨,里面门道还真不少。我刷到好多类似的视频,要么是妈妈给儿子做手工,要么是爸爸千里送特产,底下评论一水儿的 "感动哭了"" 支持正能量 "。现在的网友啊,就像被装了情感雷达,一碰到亲情话题就集体破防。

不过说句心里话,现在的短视频平台就像个巨大的情感榨汁机。前两年有个东北雨姐,天天拍农村生活,粉丝涨到快三千万。还有个妍伊夫妇,靠拍聋哑保姆的故事圈粉无数。这些账号有个共同点,就是把家长里短包装成催泪弹。浩男妈妈这事儿,说白了也是踩着亲情的流量密码上位。

但这里面有个特别诡异的地方。网友发现直播的根本不是许建华本人,而是用 AI 换脸技术合成的。更夸张的是,一夜之间冒出 12 个 "浩男妈妈" 账号,卖电器的卖保健品的啥都有。有个账号甚至用 AI 生成了许建华道歉的视频,底下评论全是 "阿姨别难过我们支持你"。这让我想起前两年那个亮亮丽君夫妇,靠维权走红后直播卖樱桃,结果因为刷单被封号。现在的流量生意啊,就像在钢丝上跳舞,稍不留神就摔个大跟头。

为啥咱中国人这么吃亲情这一套呢?我记得有个调查说 94% 的人觉得子女该赡养父母,82% 支持婚姻神圣不可侵犯。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家庭观念,在短视频时代被无限放大了。就像浩男妈妈视频里那个镜头,妈妈用布满老茧的手抱儿子,好多人说看到这画面就想起自己爸妈。这种情感共鸣就像一把钥匙,能瞬间打开大家的钱包。

但话说回来,这种情感营销就像双刃剑。东方甄选的董宇辉卖玉米时说 "你买的不是玉米是童年",一场直播卖了一个亿。可同样是卖货,浩男妈妈的账号退货率却高出普通账号 1.8 倍。消费者下单的时候是感动,收到货发现质量不行,那感觉就像吃了苍蝇似的。

现在最尴尬的是许建华本人。真实的她是个快递员,每天要送 5 栋楼的包裹,下雨天鞋子湿了都没时间换。她自己开的抖音账号到现在才两万粉丝,而那些假账号却赚得盆满钵满。这让我想起网友常说的那句话:"流量就像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这事儿闹到现在,网上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亲情的胜利,有人说是资本的游戏。我觉得吧,亲情本身没错,但把它当成赚钱工具就变味了。就像用蜂蜜拌药,刚开始甜,吃多了就齁嗓子。咱们作为观众,是不是也该多长个心眼儿?下次看到感人视频,先别急着下单,先看看主播是不是真的,产品是不是靠谱。毕竟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最珍贵的永远是真实。

你说呢?下次再遇到这种亲情带货,你还会冲动下单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科学八点半

科学八点半

用科学的思维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