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将,赢了为什么叫“胡了”?
打麻将,是一种全国各地男女老少都喜欢的娱乐活动,虽然不同地区玩法有很大区别,但游戏的最终目的都是“胡牌”,因此在游戏结束时会说“胡了”。
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在于,既然是游戏,为什么游戏结束不叫胜利或赢了,而叫“胡”?
很多人认为,麻将作为一种和弈游戏,跟象棋、扑克这类博弈游戏有明显的区别,因为它所有的牌没有大小之分,不会存在以大胜小的情况。
麻将是用手中固定的牌,与摸到的牌互换,或者通过吃、碰、杠等形式与对手丢弃的牌,组合成各种对应的牌型,谁组成的牌型更困难,谁就胜利。
所以麻将有“以和为贵”的游戏氛围,并且讲究缘分,所以麻将的“胡了”实际上是“和(hú)了”,或者叫“和(hú)牌”。
但也有人认为,“和牌”的发音“hú”,并不是“和”本身的发音,因为它只有在麻将“和牌”时才念“hú”。
这个“hú”有可能来自“鹘”,鹘是鸟类动物,像鹰隼一样凶猛无比,它与麻将之间的联系还得说到麻将的起源。
麻将起源历史悠久,但并无具体记载,比如有起源于明代的叶子戏、马吊牌,或是由郑和下西洋发明等种种说法,广为流传的也有太仓护粮牌之说。
江苏太仓市位于鱼米之乡,据说这里曾经有座皇家大粮仓,存放的粮食多了自然就招惹麻雀,每年因麻雀而损失的粮食不计其数。
为了解决麻雀啄食粮食的问题,官府组织了专门的捕雀队捕捉麻雀,并使用一种竹子制成的竹牌,上面刻着各种记号用以记录捕捉的麻雀数量,并对应不同赏金,这就是麻将三种花色的来源。
比如“条”本为“索”或“束”,意思是将一定数量的麻雀用绳索串起来,一索就是串起来的一束鸟,因此一条是鸟的形状。
“筒”为打鸟的鸟铳枪筒截面,一支枪就是一筒,代表着有几支枪、几个人参与。也有说“筒”是圆形粮仓的截面,代表粮仓编号。
“万”则表示捕鸟结束后向官府领到钱的数目,也就是赏金,根据捕捉麻雀的多少来兑换。
可见这三种牌与捕雀活动息息相关,因有粮仓才有麻雀,捕捉麻雀才有赏钱,所以捕雀队闲暇之余使用这三种竹牌玩起了游戏,发明了“麻雀”游戏。
后来因方言原因,打麻雀被叫成打麻将,至今有些地区仍称呼其为“麻雀牌”,将打麻将很厉害的人叫“雀神”。
由于游戏因捕雀而生,麻雀捕得越多赏金越多,所以参与者就想象自己有“鹘(hú)”的捕雀本领,游戏赢了就叫hú了。
又因为鹘字笔画太多或其他原因,后来便用“和”代替,再从口语中演变成如今的“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