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户外圈“黑话”,你能听懂几句?

没事听听音响 2周前 (04-26) 阅读数 2 #科技

在户外圈,“黑话”就像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密码。当户外大佬们自如地说着各种“户外圈黑话”时,不少新手会一脸茫然,完全摸不着头脑。

这种听不懂黑话的体验,就好像自己站在一扇紧闭的大门外,无法真正融入这个圈子。

了解户外黑话对于想要混迹徒步圈的人来说,可是至关重要的,它就像是一把打开户外圈交流大门的钥匙。

基础版:踏入户外圈的入门密码

- 自虐(ZN)与腐败(FB):“自虐”一般指高强度登山,例如一天需要爬升3000米海拔、距离长达40公里以上的登山活动;“腐败”则恰恰相反,追求的是舒适的登山吃住行体验,像在周边城郊扎营,用帐篷、天幕营造出惬意的休息环境。

- 重装与轻装:“重装登山”,通常背包物资超过30斤,装备一应俱全,途中可以安营扎寨,具备过夜条件;“轻装登山”则是负重较小的登山活动,携带装备较少,背包重量大概在10斤左右,轻松走进山野。

- UL(超级轻量化):这类山友追求装备齐全的同时,将背包重量控制在轻装水平。他们会通过挑选轻质材质的装备,甚至自己动手改造等方式来减轻负担。

- 外挂/内挂:自己不直接报名,而是作为其他报名人的“附加者”一同参与登山活动,这就是“外挂”。如果想表达两人关系亲密,“内挂”这个词就再合适不过啦。

- 空降:不报名活动,直接在集合地点或者登山途中与队伍汇合,这种行为虽然能“突然出现”,但在户外圈一般不太受欢迎哦。

- 神支与体支:“神支”代表精神上支持,意思是觉得活动很棒,但因有事无法参加;“体支”则相反,意味着会报名并如期参加活动,用实际行动来支持。

中级版:深入户外体验的独特表达

- 水娃:在户外报名活动中,总有一些人报名后却临时爽约,放队友“鸽子”,这些人就被称为“水娃”。想象一下,大家满心期待地准备一同出行,结果有人突然不来了,是不是像一盆冷水浇下,这个称呼真是形象又贴切。

- 马叉:要是有山友热情邀请你“马叉一个”,别惊讶,这是要给你拍“风骚照”啦!此时,你可以尽情以山川为背景,在镜头前展现最独特的自己,留下充满风情的姿势。

- 开炉与混帐:“开炉”是在徒步过程中,带上食材、锅碗瓢盆等炉具,在山野间做饭,享受一场独特的炊事体验;“混帐”是指两位异性山友同住一个帐篷。

- 探路:对于一些尚未开发成熟,或者很少有人走过的路线,山友们会去“探路”。这需要极强的户外经验、应变能力和勇气。探路者要时刻留意路况、标记路线,为后续想要走此路线的山友提供宝贵信息。

- 打先锋:在队伍行进过程中,体力好、经验丰富的山友会主动承担“打先锋”的任务。他们走在队伍最前面,负责寻找最佳路线、清除障碍,保障后续队伍顺利前行。就像在复杂的丛林穿越中,打先锋的山友要披荆斩棘,为大家开辟出一条安全的通道。

- 收队:与打先锋相对的是“收队”。收队的山友要时刻关注队伍最后方,确保每一位队员都跟上队伍,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尤其是在一些难度较大的路线上,收队的责任重大,要照顾到体力相对较弱的队员,保证整个团队的安全和完整。

- 下撤:当队伍在行进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如恶劣天气、队员受伤等,无法继续按原计划前进时,就会选择“下撤”。下撤是一种明智的自我保护措施,及时放弃既定目标,安全回到出发地。比如在攀登雪山时,遇到暴风雪天气,为了队员生命安全,果断下撤是正确的决定。

高级版:挑战高难度户外的专业术语

- 拉练:为了应对长线徒步、高海拔登山等挑战,山友们会进行“拉练”,这包括体能训练、装备测试以及团队配合等多方面的准备。

- 拉抽屉:从原路上山,再从原路下山,就像拉抽屉一样,这种路线选择有时候是出于对路线熟悉度或者特定需求的考虑。

- 横切与直上:“横切”是指爬山时沿着山腰水平直线移动,不走迂回路线,这样能减少爬升;而“直上”则是朝着山顶方向直线前进,不绕弯子。

- 夜袭:有些山友因为时间紧张或者对登山“上瘾”,会选择夜里前往登山。特别是夏天的夜晚,安静又凉爽,伴着漫天星光夜爬,别有一番滋味。

- 环线与穿越:“环线”的徒步路线呈环形,起点和终点重合,方便山友自驾前往,在起点停车,结束后再回到起点开车回家;“穿越”则是从徒步路线的起点A走到终点B,还分为正穿和反穿。正穿是按照常规、大众普遍认知的方向行走;反穿则是与常规方向相反,有时反穿能带来不一样的风景和体验。例如著名的鳌太穿越,就有正穿和反穿两种选择 ,不同方向所面临的挑战和看到的景色都略有不同。

黑话的不同特色

不同地区的户外圈,黑话可能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是受到地域文化、户外运动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比如在一些山区,由于地形复杂,当地户外爱好者可能会对某些特殊地形有独特的叫法。

像在广西某些喀斯特地貌地区,当地徒步者对洞穴探险相关的地形和装备有特定称呼,比如把一种特殊的洞穴通道叫做“天窗道”,这是在其他地区可能听不到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户外黑话也在不断演变。新黑话的产生往往与户外运动的发展、新装备的出现以及新玩法的兴起有关。比如随着无人机在户外活动中的应用,出现了“飞手”这个黑话,指操控无人机进行拍摄或侦察的人。

徒步、登山、攀岩、骑行等不同户外项目,都有各自独特的黑话体系。

在攀岩项目中,关于绳索使用和攀登技巧的黑话十分丰富,比如“挂片”指的是安装在岩壁上用于固定绳索的金属装置,“顶绳”是一种攀岩保护方式。

骑行项目中,黑话多与自行车部件、骑行速度、路况等相关,像“破风”指的是在骑行中,前面的人为后面的人减少风阻,以提高骑行效率。

了解户外黑话,不仅能让你在户外圈交流中更加顺畅,避免因听不懂而产生的尴尬和误解,更能帮助你深入理解户外文化,更好地参与户外活动。

它就像是户外世界的一把钥匙,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更精彩户外生活的大门。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大家能对户外黑话有更全面的认识,在户外圈中如鱼得水!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户外圈黑话,让我们一起交流,丰富对户外黑话的认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没事听听音响

没事听听音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