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他汀吃出肝硬化?医生:长期吃他汀,出现3种情况,马上停药
来自苏州的周女士,刚刚47岁,在体检的时候,体重达到了150斤,甘油三酯数值为6.7mmol/L。体检的报告并没有没有得到她足够的重视,她并没有去医院就诊,而是看见她的丈夫在吃他汀药物,她觉得这个药物也可以用来降低她的血脂。
最开始服药时完全按照说明书上来。过了一个月之后,周女士出现了头晕,乏力等症状。她认为可能是药量不够,产生的药效不够,然后增加了药量。逐渐,药量越加越多,从最初的2粒,变成了6粒。
而当周女士开始出现严重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时,她才想起来去医院挂号检查。但是检查结果却让她大吃一惊。结果显示她的肝硬度已经达到了14.6Kpa(正常范围是2.5-7Kpa),最后被诊断为肝硬化!
对此,周女士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吃他汀却吃出了肝硬化呢?

简单地说,他汀药物能够用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能够降低胆固醇的能力,而且被广泛使用。但是很多心脏病患病风险不高的人应当谨慎服用这种药物,因为它可能有一些副作用。
根据调查表明,我国大约有40%的成年人存在血脂异常的问题,在老年群体之中,血脂异常问题更为严重,而出现了血脂异常之后,需要的就是服用药物,降低患者的血脂,让血脂重新恢复平稳。而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药物就是他汀类药物。
那为什么周女士吃完他汀,会出现肝硬化呢?主要原因有两个:
1.他汀类药物的生效场所和代谢场所都是肝脏
他汀类药物主要是在肝脏中,抑制肝内部合成内源性胆固醇,所以大多数的他汀类药物都是在肝脏内发挥作用,也是在肝脏内代谢掉,因此过量的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对肝脏有一定影响。

2.病人本身自己存在肝病
如果病人本身患有脂肪肝,活动性肝炎等引起他汀在肝功能的影响,则他汀类药物就会引起人体内转氨酶升高。肝病患者应慎重选择,否则有可能加重肝病。
很多人觉得他汀类的药物是一种“万能药”,什么人都可以吃,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首先,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建议服用!
他汀类药物进入人体,需要经过肝脏代谢,代谢后进入肾脏,随着尿液一起排出身体。但是如果患者的肝肾功能不全,在服用了他汀类药物之后,很有可能会加重肝功能的损伤导致病情加重,因此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并不适合服用这种药物。

其次,怀孕以及妊娠后的女性,这类患者在服用了药物之后,药物可能通过脐带,或者乳汁影响到胎儿从而对新生儿造成影响。因此孕期或者妊娠期的女性,不适合服用他汀类药物。如果在备孕阶段,担心他汀类药物对孕期产生影响,也不建议服用他汀类药物。
最后,长期酗酒的人,服用他汀类药物时也要注意。酒精和药物一样,都是经过肝脏代谢,但是长期酗酒的人,酒精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而服用了他汀类药物之后,肝脏的负担会进一步增加,就会加重肝功能的损伤。
二、服用期间,出现什么情况,必须停止他汀药物?1.肝功能出现了异常,转氨酶升高很多患者服用了他汀类药物之后,会出现转氨酶升高的问题,继而导致肝功能出现异常。当转氨酶高出三倍的时候,就会出现影响。但是这种情况很多都只出现在少部分人身上,而且很多都是一过性的。

一般转氨酶升高最容易出现的时候就是,第一个月到第六个月。所以,如果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时候,就需要在服用的第一个月到第六个月定期到医院检查。而转氨酶一但升高,特别是升高到了三倍以上,就需要立马停药。之后每年定期去医院复查一次。去检查有没有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
如果在这段期间内,由于服用了他汀类药出现了转氨酶升高这种问题,就需要及时咨询医生。如果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与其他药物共同服用,就需要在服药时做好肝功能的监测,如果有任何问题,随时及时请教医生,改变用药。

他汀类药物对肌肉的影响由轻到重,逐渐加深。最开始的时候,患者只会感觉有一点酸痛,无力或者疲劳。但是随着时间,病情会修炼加重,患者会感觉到肌肉开始出现明显的疼痛,如果继续服用,可能会出现横纹肌溶解导致的疾病。
当肌酸激酶高出十倍的时候,就会出现肌肉损伤。在定期进行肌酸激酶检查的时候,如果发现肌酸激酶较正常时高出了十倍以上,那么这个时候,必须要立马停药。
数据调查显示,东方人对于肌酸激酶的发病风险是欧洲人的十倍。因此,在服用他汀类治疗疾病时,要从小剂量开始。
女性、老年人、体重比较轻的人或者接受降糖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这些人都要注意,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更容易发生肌肉受损的问题。

为了降低发生肌肉受损的风险,我们不能擅自增加药量,不能喝酒,减少熬夜,长期观察。如果在此期间,发现问题,要及时就医。
肌肉受损也是容易发生在第一个月到第六个月之间。那么,也就是说,患者应该在服用药物之后的第一个月到第六个月之内,去检查一下肌酸激酶的指标,看看是否超标。如果发现肌酸激酶高出十倍,那么必须立刻停药,及时就医。如果增加的肌酸激酶超过3到5倍时,应该减小剂量,或者暂停用药。
3.引起血糖升高他汀类药物的会导致血糖升高。目前的观点是,必须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即使发生了糖尿病,也不建议马上停药,因为他汀能够给这部分患者带来更大的好处。如果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血糖增高,可对其进行相应的非药物或者药物治疗。

如果是服用了他汀类药物,引发了血糖升高?那么患者自身应当注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控制饮食,保持足够的运动量,以降低新发糖尿病风险。如果患者本身就存在高血糖等问题,则此时应当前往医院,询问医生,确定是否应该停止用药。
三、服用他汀类药物,一定牢记以下注意事项!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一到两个月之后要积极地去医院,进行检查,检查自己身体的各项指标。一般副作用多出现在这个时间里。通过去医院检查,明确一下自己的各项指标是否在这个阶段内,发生了变化。如果指标提升了,及时做好相应对策,这样才能及时知道自己的肝脏和肌肉有没有因为服用他汀类药物受损。
同时也要对饮食进行改变,不要高糖高脂饮食,不要喝酒,尽量减少熬夜行为。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服药效果,还需要严格地控制每天吃进去的油脂,热量,糖分等物质。

服用他汀类药物也要有固定的时间,如果担心自己错过了本该服药的时间,那么可以在每天的白天设定好闹钟,提醒自己什么时候该服药,或者在床头贴好备忘的便利贴等行为,不要漏服,或者错过时间补服用药。
同时,他汀类药物应该尽量避免与高纤维食物一起食用,由于高纤维食物,可能会对身体吸收他汀类药物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药物作用,不能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要谨遵医嘱,不可以擅自停用药物,即使需要停用药物,也需要与医生沟通。有些人可能认为,一直吃同一种药物,会对身体产生毒性,因此自作主张地把药停了。这种行为并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所以在用药期间,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根据自身的身体指标,与医生进行沟通,确定是否需要停止用药。

英国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医院等机构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调查了3万多名患者的资料后。结果显示,他汀药物的确能够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上面发挥效果,但对患心脏病风险不高的普通人来说,服用他汀药物的副作用到底有多大还很难说清。
过去很多有关他汀药物益处的研究结论都是以患有心脏病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缺乏对没有心脏病史的人服用他汀药物后效果的研究,所以人们在服用这类药物时应更加谨慎。
最后想说是药三分毒,每一种药物都有它的副作用。在日常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出现任何特殊情况,都应该积极与医生进行沟通,同时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谨遵医嘱进行用药。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控制日常饮食,减少摄入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戒掉酒精,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马婷婷,范鹰,张一娜.他汀类降脂药致肝损害的诊断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15(09):717-720.
[2]漆文静,郭秀明.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22,38(03):445-449.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