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宫女到宠妃,雍正生母乌雅氏为何不愿做皇太后?

趣说历史喵 10小时前 阅读数 1 #推荐

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乌雅氏的经历堪称传奇。她从一个普通宫女一路攀升,成为康熙皇帝的宠妃,母凭子贵,本应在儿子雍正登基后尽享皇太后的尊荣,然而,她却对这至高无上的地位表现出了抗拒。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

乌雅氏出身并不高贵,父亲是正五品的包衣护军参领威武。1673 年,她通过选秀入宫,最初只是后宫中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宫女。但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她幸运地得到了康熙的宠幸,很快便有了身孕。1678 年,她生下了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母凭子贵,她被封为德嫔。但当时的她位份低微,按照清朝的规矩,没有资格亲自抚养皇子,胤禛便被抱去给当时的贵妃佟佳氏抚养。这一分离,让乌雅氏和胤禛之间的母子情,从一开始就有了隔阂。

之后的乌雅氏可谓是 “开挂” 一般,接连为康熙生下多个子女。1680 年,她生下皇六子胤祚,因此晋封为德妃,成功跻身康熙四妃之列。此后,她又陆续生下皇七女、皇九女、皇十二女和皇十四子胤禵。在那个竞争激烈的后宫,能如此频繁地生育,足以证明康熙对她的宠爱。特别是她在 29 岁高龄还生下胤禵,打破了康熙朝后妃生育年龄的记录,可见康熙对她的宠爱始终未减。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宫廷中的局势也越发复杂。康熙晚年,皇子们之间的夺嫡之争愈演愈烈。在这场残酷的权力角逐中,乌雅氏的两个儿子 —— 胤禛和胤禵,站在了对立的阵营。胤禵深得乌雅氏的宠爱,她自然希望小儿子能够登上皇位。当时,胤禵被康熙封为 “大将军王”,派去平定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胤禵不负众望,立下赫赫战功,一时间,他在朝野中的声望极高,许多人都认为他将是康熙的继承人。

然而,世事难料。康熙突然驾崩,胤禛奉诏登基,成为雍正皇帝。这个结果让乌雅氏难以接受,她心中充满了对雍正的不满和怨恨。有传言称,康熙病危时传旨让胤禵火速回京继承皇位,但圣旨被雍正派人截获并篡改,将 “传位十四阿哥” 中的 “十” 字改为 “于” 字,变成了 “传位于四阿哥”。虽然这些传言真假难辨,但乌雅氏显然更愿意相信这个说法。

雍正登基后,按照祖制要尊生母乌雅氏为皇太后,并拟定徽号 “仁寿”。可乌雅氏却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抵触。当众人前来向她贺喜时,她冷若冰霜,直言自己做梦也梦不到儿子能当皇帝,这话明显带着情绪。对于雍正的册封,她先是坚决反对,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才勉强接受,但在举行册封典礼时,她又再次拒绝配合,这让雍正十分难堪。堂堂一国之君,在母亲这里屡屡碰壁,颜面尽失。

乌雅氏为何如此抗拒做皇太后呢?除了对雍正登基合法性的怀疑,还有她与胤禛之间长期积累的矛盾。胤禛自幼被佟佳氏抚养,与乌雅氏相处甚少,母子关系本就生疏。而乌雅氏对小儿子胤禵的偏爱,更是让胤禛心中有所不满。在夺嫡之争中,乌雅氏支持胤禵,与胤禛站在了对立面,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如今胤禛登上皇位,却对胤禵百般打压,将其召回京城,革去 “大将军王” 的爵位,降为固山贝子,还将他发配到康熙的景陵守陵,形同软禁。这一系列举动,让乌雅氏心疼不已,她为了救胤禵,只能通过拒绝做皇太后的方式来表达抗议。

最终,乌雅氏在雍正元年五月突然病逝,年仅六十四岁。她的死因至今仍是个谜,有人说她是因为长期抑郁,急火攻心而死;也有人猜测其中另有隐情,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无论如何,乌雅氏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从宫女到宠妃,再到太后,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起伏。但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却陷入了与儿子的权力纠葛和情感矛盾之中,实在令人唏嘘。

好啦,今天关于雍正生母乌雅氏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啦。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愿点赞关注的您,生活顺心,财源广进,每天都有好心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趣说历史喵

趣说历史喵

探寻历史中的趣味逸闻,让历史学习充满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