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文在寅一番话“敲醒”,韩国为修复中韩关系急邀中方访问

老余谈国际 2个月前 (03-04) 阅读数 84 #国际

首尔街头尚未散去的抗议烟雾中,韩国政坛正经历一场罕见的共识凝聚——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都将修复对华关系列为紧急议程。这场突如其来的“外交转向”,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尹锡悦政府弹劾风波后的权力真空,更是韩国在美中博弈夹缝中的生存焦虑。

尹锡悦政府的强硬对华政策曾一度将中韩关系推至冰点。从半导体出口管制到萨德系统重启传闻,首尔的外交冒险主义让中韩贸易额在两年内缩水8.7%。而今,随着国会弹劾程序的启动,曾被压制的理性声音开始浮出水面。前总统文在寅在庆尚南道私宅接受采访时直言:“切断与中国的经济血脉,等于亲手给韩国经济戴上枷锁。”

数据揭示残酷现实:尽管韩国半导体对美出口增长12%,但失去中国市场导致库存积压量创十年新高。现代汽车在华销量同比暴跌34%,釜山港空集装箱堆积如山的情景,成为韩国经济过度依赖美国的生动注脚。

《韩国经济日报》独家获取的外交电报显示,韩国驻美使馆已七次向国内发出预警,指出特朗普政府对乌政策突变带来的启示。当泽连斯基被逐出白宫的画面传回首尔时,青瓦台政策室长连夜召集会议,评估“半岛危机时美军撤离”的可能性。

这种焦虑在特朗普公开称赞金正恩“务实”后达到顶点。首尔大学教授金昌洙分析:“美国对朝态度的暧昧化,迫使韩国寻找新的安全锚点。而能同时提供经济缓冲与地缘制衡的,唯有中国。”

釜山港码头工人最近发现,停滞已久的中韩冷链物流专线重新忙碌起来。这是两国试探性接触的微观缩影——据产业通商资源部透露,三星与SK海力士正秘密游说政府放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以重启被搁置的西安半导体产业园项目。

政治层面的动作更为直接。韩国外交部亚洲太平洋局局长金在信已三度飞赴北京,力促中国外长访韩行程。首尔外交界传言,韩方可能在仁川自贸区扩容、数字货币清算机制等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

尽管急欲破冰,韩国政坛的对华信任赤字仍待填补。军方强硬派坚持要求“维持萨德系统战备状态”,国会情报委员会更有人质疑“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斡旋诚意”。这些分歧在近期《东亚日报》民调中得到印证:42%民众支持改善对华关系,但仍有37%担忧“经济依赖过度”。

中国社科院朝鲜半岛研究专家的观点或许道破关键:“韩国需要的不是外交急转弯,而是建立多元平衡的长期战略。既要摆脱安全上依赖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的二元困局,又要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与中国构建真正的互利架构。”

当首尔南山塔亮起中韩建交30周年纪念灯光时,光化门广场的抗议人群仍未散去。这场外交转向的成败,不仅关乎韩国能否走出政治乱局,更将重塑东北亚权力格局——是延续冷战式阵营对抗,还是探索共存新范式,韩国的选择或将成为关键变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老余谈国际

老余谈国际

星光闪耀皆是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