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道士谢映登:从瓦岗英雄到道家仙祖,他最后是否成仙了?

玉箫苒得笔记 3天前 阅读数 20 #推荐

文/编辑 玉箫苒得笔记

你听说过终南山吧?据说藏着不少高人异士。

而在这些传说中,有一个名字,简直就像终南山顶那颗最亮的星,闪耀了千年,却又带着一丝神秘的邪魅他就是谢映登!

话说这谢映登,可不是一般人,人家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官五代。

祖上是东晋的顶级豪门,谢安、谢玄、谢石,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都是他祖上的牛人,他老家在河南太康,祖籍阳夏。

这哥们儿,从小就聪明绝顶,十四岁就考上了秀才,搁现在,那就是年纪轻轻就保送了清华北大。

但他可不光是书呆子,人家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弓箭玩得贼溜,兵法战策更是信手拈来。

十八岁那年,他已经文武双全,人称“赛信陵”。

隋朝要完

那时候,隋朝的皇帝杨广荒淫无道,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老百姓活不下去了,纷纷造反。

谢映登的叔父,叫谢弘,原本是个大官,眼看着隋朝要完,这哥们儿也是个狠人,直接辞官跑路,跑到终南山当了道士,寻求内心的平静去了。

叔父的这波操作,对谢映登影响很大,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这乱世的出路。

但是,谢映登可不是那种逃避现实的人,为了保护乡亲们,他选择硬刚,他组织起乡民,跟来骚扰的官兵干了好几架。

可惜,双拳难敌四手,他们还是被朝廷大军给围剿了。

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中,谢映登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辗转于陕西、河南、山西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最终,他们选择加入了瓦岗军,这支由翟让领导的义军,在当时可是声势浩大,是反抗隋朝统治的中坚力量!年轻的谢映登,被封为“大魔国镇殿将军”。

那年,他才二十多岁,就已经成为了一方诸侯。

在瓦岗军中,谢映登简直就是战神下凡,他擅长使用银枪,箭术更是出神入化,人称“神射将军”。

他的故事,在瓦岗军中广为流传,简直比那些网络小说还精彩。

有一次,裴元庆率军攻打瓦岗,形势危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支冷箭破空而来,精准地射中了敌军,救下了身陷险境的单雄信,这支箭,正是出自谢映登之手,

还有一次,为了瓦岗军的发展,军师徐茂公命令谢映登与王伯当一起,前往山马关,智取裴府家眷。他们巧妙地运用计谋,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使得裴元庆父子三人归顺了瓦岗。

这些战绩,让谢映登在瓦岗军中声名鹊起,成为瓦岗五虎将之一,与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王伯当这些传奇人物并肩作战,简直是人生赢家,

就在瓦岗军势如破竹,即将推翻隋朝统治之际,内部却出现了分裂,李密这哥们儿,太自私,太猜忌,最终导致了瓦岗军的覆灭。

李渊父子趁机崛起,建立了大唐王朝。

新朝初立,论功行赏,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们,纷纷被封官加爵,享受着荣华富贵。

谢映登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的决定,他拒绝了所有的封赏,选择了急流勇退。

经历了战火的洗礼,目睹了兄弟的背叛,谢映登对这世间的荣华富贵,悲欢离合,早已看淡。

他想起叔父谢弘,想起终南山那清幽的环境,那才是他内心深处真正的归宿。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长安,来到了终南山三清观。

他仿佛与世隔绝,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道的追求之中。

数年后,谢映登离开了终南山,开始云游四方。他游历了西北的各大名山,寻求道的真谛。他结交了各民族的有道之士,与他们切磋道法,交流心得。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遇到了一位名叫王真人的道士。这位王真人精通医术,能够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甚至能够起死回生,

谢映登虚心向王真人请教,很快便掌握了精湛的医术。

他开始用自己所学,为百姓们治病救人,广行善事。他的医术高明,很快便声名远播。人们称他为“神医”,对他敬仰有加。

他不仅治好了许多人的病痛,更用自己的善良和慈悲,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

关于谢映登的结局,那可是众说纷纭,每一个版本都比上一个更离奇。

无论谢映登最终的结局如何,他都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

他的一生,比电影还精彩,他既是瓦岗军中英勇善战的将军,也是终南山中潜心修道的隐士,更是云游四方,悬壶济世的“神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玉箫苒得笔记

玉箫苒得笔记

执笔键盘,半映风韵莲步翩,玉箫一管,天荒地老映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