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下了“重注”的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全线败退”
四年前美国海军宣布正式放弃已经研制了七年的电磁炮项目,转身就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当时中国和俄罗斯“领跑”的高超音速武器项目上!
有了这个方向,也了解了中、俄在这个领域达成的成绩,于是美国国防部在两年的时间里一股脑儿上马了五个跟高超音速武器相关的项目,包括“高超音速攻击巡航导弹”(与澳大利亚合作开发)、陆军远程高超音速武器(又叫做“暗鹰”)、DARPA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简称“作战火力”)、海军的高超音速空射进攻性反舰导弹(HALO)、以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自己搞的Mako多任务高超音速导弹。而在这些新项目之前,美国空军手里还有一个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的项目。
据美国问责局的数据显示,从2021年到2024年的三年间里美国为这几个高超音速项目共投入了大约150亿美元的资金,但是大量的美元砸下去之后却并未有太多的成果产出。
按照SANDBOXX的数据统计,在过去四年间美军五个高超音速导弹项目共进行了16次的测试,其中有8次测试成功,6次失败,4次结果未被披露。
而五个项目中真正进入到现役的高超音速武器其实只有一款,那就是美国陆军的“暗鹰”,但是列位需要注意的是,入役归入役,测试完没完成那还不一定呢;“暗鹰”是在2023年9月入役的,可它的测试一直持续到了去年年底,并且至今还没有其达到全速测试的报道,按照计划它的最大飞行速度至少应达到马赫数5以上。
虽然现代高超音速武器的概念是由美国提出并率先完成的测试,但老美在2003年至2010年间仅完成了一些验证性测试之后就将测试品送进了博物馆,比如波音的X-51、DARPA的HTV系列滑翔器等;
考虑到那时候的美国在这个星球上拥有着绝对的军事实力,根本就没有必要搞这些用于“不对称”作战的武器,所以它也没有为这些项目投入过多的资金,拿到数据后这种武器就被美军抛诸脑后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被老美放弃的项目却在中、俄的手里“玩”出了新高度,各种高超音速飞行器和高超音速导弹层出不穷,而且还被应用到各个平台上,比如空射的、潜射的、舰载的、陆基发射的,甚至连战略级的导弹也都变为了乘波体的,待到美国反应过来之时才发现自己在这个领域已经落后了太多了。
尽管美国在这之后奋起直追,投钱投项目,并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可是它想要在短时间内追上中、俄基本是不太可能的,毕竟咱们两家搞这种武器也是经过了十几年的技术沉淀;技术这个东西是没有“弯道超车”这个说法的,除了资金与人才之外,时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至于我们经常听到的,在技术领域实现了所谓的“弯道超车”,要么就是技术造假,要么就是利用了不正当的手段窃取了对手的技术(比如间谍),剩下其他的解释可能就是“神明保佑”了。
在世界几个顶级“高手”激烈过招的今天,美国想要通过“歪门邪道”获取类似的技术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但也不绝对),于是乎!翻车的一幕就出现了:
继美国空军的AGM-183A项目在2025财年没有获得一分预算的情况下,美国海军在近期也宣布暂停高超音速空射进攻性反舰导弹的计划;
美国海军发言人罗恩·弗兰德斯近日公开表示:由于受到预算限制,加之无法在计划交付时间内部署,海军已经正式取消了高超音速空射进攻性反舰导弹的工程制造和开发项目招标。这一决定是海军经过了仔细的分析、论证,并考察了整个军工项目的成本趋势与项目绩效后作出的。
接下来我们会与军火商们密切合作,重新验证这些需求,并着重考虑成本因素;
此外,海军在今后将致力于远程火力的投资,优先考虑持续提升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的性能,以实现国防目标...
这个表述已经非常直白了,简单理解就是这东西太难了,我们即使花钱也搞不出来,算了,还是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成熟的项目中来吧。
对于美国海军的这个决定,美国一些网民给出的答复倒是反映出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有位网友是这么说的:
任何对此声明感到惊讶的人,肯定没有注意到美军各军种面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预算问题。我们根本无法承担高科技武器研发的成本,在与东方大国的战斗中,弹药库的深度比高超音速武器更重要。面对这种现实,任何战争规划者都宁愿在对手的海面多部署几艘弗吉尼亚级潜艇和随时可用的MK-48导弹,而不是几枚高超音速导弹。
这里他提到了如今的美国已经负担不起高科技武器的研发成本了,这句话多少有点意外!因为在冷战之后,美军一直以来都尤为注意自家武器与对手的代差问题,他们的理想目标是至少让自己的武器领先敌人一代,甚至更多;然而这才过去了多长时间,老美居然已经到了负担不起高科技武器研发的境地,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但趋势大致应该如此。
最为现实的例子就是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和各种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你什么时候见到过美军的战斗机会落后对手一代的?
时代在变,各国的实力也在变,曾经的超级大国如今也不过是一个滥用关税搞恐吓的跳梁小丑。
美军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的“全线败退”说明美国过去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未来还得看咱们。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