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暴跌,清明雨后A股何去何从?
清明时节的雨,总带着三分禅意,似是天地间一场无声的叩问。当沪深交易所门前的铜牛被细雨洗出青铜本色,明日A股便要抖落肩头寒意,在春寒料峭中启幕新章。
此刻,全球股市正深陷“倒春寒”的泥沼。太平洋彼岸的纳斯达克指数,较年内高点跌去2成,那K线图犹如华尔街交易员们潮湿的掌纹,记录着5万亿美元市值的蒸腾消散;欧洲股市亦是哀鸿遍野,主要股指纷纷下挫,投资者们的信心被阴霾笼罩;亚洲股市同样未能幸免,一片“绿意盎然”,市场的恐慌情绪如瘟疫般蔓延。
贸易战的惊雷在太平洋上空炸响,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如同回旋镖,扎得美股血流如注。周四A股仅是轻颤枝头,反衬出几分“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从容。有趣的是,当中国反制关税的公告如惊雷劈开云层,道琼斯指数竟似受惊的猫儿,瞬间蜷缩成下跌的弧线。这让人想起《菜根谭》里“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的智慧,A股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闻风丧胆的少年郎。
市场里总飘荡着悲观的云雾。有人掐指推演,说明日A股指数必跌五点,甚至可能开盘封死跌停板。这种论调仿佛将A股比作纸糊的灯笼,经不起半点风雨。但细观三月PMI指数那三条昂扬向上的曲线,分明是三炷袅袅青烟,昭示着经济复苏的香火未曾断绝。注册制改革的春风早已吹散浮躁,如今的A股更像经历过千锤百炼的青铜剑,寒光内敛,锋芒自生。
今春的股市虽逢全球股市暴雨,但沪深两市的土壤却暗藏生机。融资市向投资市的蜕变,恰似将速生杨换成老茶树,短期或许不见其利,但根系愈发扎实。那些预言开盘跌停的论调,怕是尚未读懂交易所里新挂的“投资者为本”四个鎏金大字。这四个字不是装饰,而是资本市场改革的定海神针,昭示着价值投资理念的破土而出。
周四A股的微跌恰似茶汤初沸时的浮沫,虽有小波澜却无伤大雅。周五A股、港股休市,避开了全球股市的风雨,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却下挫8.9%。这一数字耐人寻味:美国加税时,A股稳如泰山;中国反制时,美股先自乱阵脚。这恰似围棋中的“厚势”——当我们筑起坚固防线,对手的进攻反而暴露了自身破绽。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虽含“中国”二字,但其成分股是在美股市场交易,受美股整体走势影响较大,此番下跌,更凸显出全球股市联动下,各方博弈的微妙与复杂。
明日开市前,不妨效仿古人焚香煮茶。茶叶在杯中沉浮的姿态,恰似分时图上的曲线,初沸时或有浮沫,但沉淀片刻自见真章。A股这杯茶,经过这些年去杠杆、强监管的文火慢焙,早已不是当年那盏一冲就散的“泡沫红茶”。那些预测暴跌的论调,或许忽略了资本市场最迷人的特质——正如清明时节的天气,早晨或许“路上行人欲断魂”,午后却可能“满街杨柳绿如烟”。
雨后的深圳,玻璃幕墙上的水珠折射着晚霞的余晖。当分析师们执着于预测涨跌时,不妨抬头看看天边的云霞:股市的魅力,不就在于永远猜不透下一秒是晴是雨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