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一旦中国武统台湾,美军将空袭中国本土,解放军敢开战吗?
台海局势趋紧,分析预测频现。有美媒惊人断言,若中国武力统一台湾,美军将果断对中国本土实施空袭。
该消息在国际上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特别是在美国加大对台军事支持的背景下,此预测更加引人注目。
美国媒体的报道并非无据。事实上,近年来美国政府不仅在言辞上频繁表态,而且在军事部署上也多次发出明确信号,表明其坚决维护台湾“民主与自由”的立场。
同时,中国对台湾问题态度日趋强硬,频繁军演彰显武统决心。在全球化背景下,解放军是否将为国家领土完整与美军直接对抗,备受关注。
【台湾问题从何而来?】
1895年,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日本,签署《马关条约》,蒙受奇耻大辱,无奈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割让予日本。
此割让导致台湾遭受日本50年殖民统治。日当局实施同化政策,强制日语教育,剥夺民众文化基础,并掠夺资源,镇压反抗力量。
台湾同胞从未停止抗争,保钓及反殖民活动接连不断,这些行动彰显了他们坚定的民族意识。
二战时期,台湾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1943年,中、美、英在开罗会议上发表《宣言》,要求日本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含台湾、澎湖列岛,为台湾回归奠定了国际法基础。
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日本投降,台湾结束日本殖民统治,回归中国。
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正式举办受降典礼,并宣告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的设立,此举意味着台湾在法律及事实上均已重返祖国。
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国民党败退,蒋介石政府迁台,致两岸分治。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同年10月1日成立起,即坚持对台湾主权,强调两岸同属中国。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确认其为在联合国唯一合法代表。
截至1970年代末,多数国家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认可一个中国原则,导致台湾所谓的“国际地位”显著下降。
【两岸关系:从缓和到紧张的转折】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随即宣布结束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且唯一的政府。
美国未断与台湾的联系,1979年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为其提供武器和维持非官方往来的法律依据。
20世纪80年代起,两岸民间交流日渐频繁。
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部分民众前往大陆探亲,结束了双方数十年的隔离状态。
1990年,台湾创建海峡交流基金会,大陆则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者利用非官方途径开始接触交流。
1992年,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进展,在新加坡会谈中达成“九二共识”,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同时对“一个中国”内涵的表述各自保留空间。
1993年,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首会,达成多项协议,内容涉及经济合作及人员交流方面。
此后,两岸贸易额急剧增长,至1995年超200亿美元。同时,文化交流渐趋热络,京剧表演、书法展览等活动在两岸频繁举行。
2008至2016年间,两岸关系迎来“黄金时期”。国民党马英九执政后,正式认同“九二共识”,促使两岸高层交往密切。
2010年,两岸签订ECFA,显著降低贸易障碍,促使台湾水果、渔产品大量涌入大陆,同时大陆游客访台人数大幅增长,至2015年已增至418万人次。
两岸民间交流蓬勃发展,学生交流、企业合作、文化节庆活动接连不断,台商在大陆设立的企业数量已超过十万,展现密切合作态势。
2016年局势骤变。
蔡英文上台后拒认“九二共识”,动摇了两岸交流基础。其政府接着实施多项政策,旨在加强“台湾主体意识”。
2017年,台湾当局推行教科书变革,把中国历史整合进“东亚史”范畴,意在削弱台湾与大陆间的历史纽带。
2018年,台湾实施所谓“国安五法”,对两岸人员往来设限,导致部分大陆学者无法入境。
同年,蔡英文当局大幅提升美军购规模,引进F-16V战机及M1A2坦克,意在通过军事途径抗衡来自大陆的压力。
2019年,台湾当局利用香港局势煽动“反中”情绪,蔡英文多次在公开演讲中强调“台湾主权”,此举招致大陆方面的严厉回应。
两岸官方沟通渠道已全面停止,海协会与海基会未再有实质性交流,关系陷入停滞状态。
自2020年起,两岸关系持续紧张。解放军在台海周边实施常态化巡航,2021年全年出动了近千架次战机巡台,包括歼-16、轰-6K等先进机型,彰显了其对台海强大的控制力。
同时,美国增强对台支持,美军舰机频穿台湾海峡。2022年,美舰穿越次数高达12次,为近年来之最。
【外部干预:美国在台海的角色】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持续介入,其举动如同细线,每每牵动台海局势的波动。
1979年中美建交之际,美国国会颁布《与台湾关系法》,规定美须向台提供防御武器,并保持非官方联系。
1980年代,美国对台湾出售F-16战机及爱国者导弹等武器,至1982年,美台贸易额增至80亿美元,使台湾成为美国在亚洲关键的军备销售对象。
1982年,中美签署《八一七公报》,美承诺逐步减对台军售以平衡与大陆关系。然而,实际执行中,美未完全兑现承诺,对台军售规模逐年扩大。
进入21世纪,美国加大对台支持。2001年,美批准售台8艘柴电潜艇及4艘基德级驱逐舰,交易总额超60亿美元。
2010年,奥巴马政府决定向台湾出售60架黑鹰直升机及114枚爱国者导弹,此举招致中国大陆方面的严厉抗议。
2015年,美国颁布《国防授权法案》,首次解除美台高级军官互访的限制,实现了双方军官的往来交流。
2022年,美众议院通过《台湾政策法》草案,拟向台提供65亿美元军援,并促美台关系趋“准官方”。虽草案未生效,但其释放的信号意义重大。
2021至2023年间,美军舰机在台海区域的活动频率显著上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2021年美舰穿越海峡10次,2022年增至12次,2023年西太平洋多艘美航母编队游弋,并与日、澳联合军演。
2023年,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布兵棋推演报告,模拟2023年中美在台湾海峡可能爆发的冲突场景,该报告备受关注。
报告设想,若大陆以武力统一,美国将动用B-2轰炸机、F-35战机及远程空对地导弹,对大陆机场、雷达站、防空阵地实施打击。
接着向内陆推进,破坏东北地区工业基础,削弱大陆的战争潜力。
报告建议,美应与日、澳合作,在第一岛链部署充足兵力以保障持续打击能力。然而,此设想存在诸多缺陷。
中国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射程4500公里,覆盖关岛、冲绳美军基地;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能突破美军现防御系统。
2023年,解放军展出的S-400防空系统及红旗-9B导弹在多次演习中成功拦截模拟目标,充分显示其防空能力显著提升。
CSIS报告忽视了中国反制手段的进步,其假设美军能轻易突破防御的结论显得过于乐观,未全面评估实际情况。
【“乌克兰模式”?美国的战略算盘】
近年来,西方媒体与智库频将台海问题与俄乌冲突类比,“乌克兰模式”成为热议焦点,此类比较在相关讨论中屡见不鲜。
2022年2月,俄乌冲突起,美国即刻响应,向乌克兰供给“标枪”导弹与M777榴弹炮等武器,援助总额于2022年内逾80亿美元。
2023年,美国增援乌克兰,提供F-16战机与远程火箭系统,并与欧盟联手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冻结其海外资产达3000亿美元,且限制石油出口。
这些举措使俄罗斯经济受压,2023年GDP增长率跌至1.2%,军工生产亦受供应链中断影响。西方分析指出,美国借乌克兰之手,有效削弱了俄罗斯国力。
受此影响,美国部分政客与智库开始将相似逻辑应用于台海局势,试图进行类比分析。
2022年,美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提议增强对台军售,着重供应不对称作战武器,诸如“毒刺”导弹及无人机。
2023年,美国颁布《台湾增强韧性法案》,拨款20亿美金用于培训台军,内容涵盖游击战及海岛防御战术的教学。
同年,美国邀台湾参与环太平洋军演,并首次准许台军与美、日、澳军队在同一场地进行联合训练。
美军向台湾派遣顾问团,2023年驻训人数增至200,负责指导台军操作“海马斯”火箭系统,以此加强军事合作。
此外,美国促使盟友参与,2022年日本《国家安全战略》首提“台海局势”,2023年澳大利亚宣布增加美军港口停靠权限,供美海军舰艇使用。
台海与乌克兰问题的本质差异显著,不容忽视。两者在背景、原因及影响上均存在根本不同,需明确区分对待。
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关乎主权完整。乌克兰为独立国家,俄乌冲突是国与国间的冲突。2023年,中国GDP达18万亿美元,约为俄罗斯9倍,军费开支约225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
解放军现代化加速,2023年海军舰艇总数增至355艘,含055型驱逐舰与山东号航母;空军歼-20隐形战机超200架,配霹雳-15导弹,实现区域制空。
2023年,解放军于东海、南海实施联合军演,彰显其“反介入/区域拒止”战力,有效模拟了拦截美军舰机非法闯入的情境。
中国一再表明,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首要选择。
2022年,国务院发布白皮书《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重申对话协商解分歧立场,同时警示“台独”分裂及外部干涉将招致武力反制。
2023年,大陆维持对台政策高压,就台湾当局购买美制武器,宣布对洛克希德·马丁等5家美军工企业实施制裁。
2023年,两岸民间交流持续进行,贸易额达到2600亿美元。其中,台湾对大陆的出口额占其外贸总额的35%,显示两岸经济联系依然紧密。
数据显示,中国既具备抵御外部干预的能力,也致力于在和平基础上推动统一进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