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毒插画更邪恶!作死的江南布衣,为何还敢拿儿童开刀?

往史云烟 2天前 阅读数 1 #社会

如果“毒教材”是暗箭,那么江南布衣的童装无疑就是“明枪”。

不管是明枪还是暗箭,都是对中国孩子童年的赤裸裸伤害,扭曲了他们的价值观,给孩子们带来了心理阴影。

孩子们打开课本看到的是神情呆滞诡的插图,穿的是印着七窍流血兔子、地狱恶魔印花的衣服。

这种种设计绝对不是偶然,而更像是一场心怀不轨的文化污染!

可面对质疑,自称“国货之光”的江南布衣却宣称这是西方艺术,甚至把消费者们的质疑全都划分为“不懂欣赏”。

我们不禁感慨,到底是谁给了它这样的底气和胆量?

在繁华商场的童装区,一位妈妈正为孩子精心挑选衣物,她的目光落在一件江南布衣童装之上,刹那间,震惊与不安涌上心头。

衣服上那诡异的图案,扭曲的线条和莫名的符号,让她不禁自语:“怎么会有这样的设计出现在童装上面,这让孩子穿出去多可怕。”

江南布衣,于 1994 年创立在杭州西湖湖畔,由李琳与吴健夫妇携手打造。

在品牌创立初期,凭借极简的线条和独特的暗色调,成功塑造出 “小众”“高端” 的女装形象,迅速吸引了众多追求独特品味的都市女性。

其影响力不断扩大,不仅在国内多地开设门店,更是登上了纽约时装周的舞台,成为时尚界的一颗新星。

可这个看似风光无限的品牌,在童装领域却走上了一条令人瞠目结舌的 “邪恶化” 道路。

2011 年,李琳偶然间发现了童装市场的商机,她随手设计的几款童装意外走红,促使江南布衣推出了 “jnby by JNBY” 子品牌。

品牌主打 “艺术感” 与 “个性化”,本应是为孩子们带来独特时尚体验的产品却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渐偏离正轨。

江南布衣童装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印着罂粟花的连衣裙,居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童装市场上。

“鬼头娃娃” 毛衣,阴森的图案让人不寒而栗;还有那写着 “我要被射成碎片” 的羽绒服,充满了暴力与消极的意味。

这些问题设计严重违背了人们对于童装的正常认知。

想象一下,一位小学生穿着印有不良英文标语的羽绒服去上学,同学们好奇地询问标语的意思,孩子却一脸茫然。

回到家中,孩子向家长提出疑问,家长上网查询后,瞬间被标语的含义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而当网友们纷纷曝光这些英文标语的不良含义后,更多的家长陷入了震惊与愤怒之中。

更令人气愤的是,江南布衣在国内外的童装设计上存在着明显的双标。

在美国门店,童装呈现出清新活泼的风格,色彩明亮,图案充满童趣。

而在国内官网,童模们眼神阴郁,造型诡异,仿佛被一种压抑的氛围所笼罩。

一位在国外生活的华人妈妈回国探亲,走进国内的江南布衣童装店,看到店内的童装设计后,与她在国外看到的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她不禁发出感慨:“怎么差别这么大,这明显是针对国内孩子的不良设计。” 这种精准投喂的意识形态陷阱,不得不让人深思。

面对大量的指责与质疑,江南布衣的客服却以图案源于西方名画为由,将问题简单地归咎于消费者 “审美局限”。

而创始人夫妇在国外参加时尚活动时,当被问到童装问题,竟满不在乎地表示 “这是艺术,他们不懂”。

更过分的是,创始人夫妇早已移民国外,还在官网上篡改中国地图,其行为彻底暴露了该品牌的本质。

在资本市场上,江南布衣的表现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2021 年童装丑闻爆发后,按常理来说,这样的负面事件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严重影响。

可江南布衣的净利润却不降反升,半年内狂揽 4 亿元,罚款和商品下架等处罚措施对其简直不痛不痒。

江南布衣之所以能够在丑闻曝光后依然有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精准拿捏了部分消费者的心理。

利用中产家长对 “小众”“高级感” 的追求,将邪典元素巧妙地包装成 “艺术启蒙” 和 “设计师款”。

在丑闻曝光后,它采用 “冷处理” 策略,试图让舆论逐渐平息,然后再卷土重来。

江南布衣的 “阴间设计” 并非孤立事件,它与之前的 “毒教材” 事件有着诸多共性。

在 “毒教材” 事件中,教材插画矮化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用丑化的形象误导孩子们对自身民族的认知。

而江南布衣童装上的不良元素,同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潜意识。

这些文化产品,正如同慢性毒药,侵蚀着孩子们纯净的心灵。

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视觉刺激对人格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孩子们虽然可能并不理解那些图案背后的含义,但长期接触压抑、恐惧的视觉元素,这些负面情绪已悄然渗入他们的感知系统。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文化侵蚀带来的危害具有代际传递性。

以乌克兰为例,西方通过教科书和媒体美化纳粹分子,长期的文化灌输导致一代乌克兰青年的历史观严重扭曲。

他们对历史的错误认知,影响了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和未来走向。

江南布衣童装问题亦是如此,若不加以重视,任由这种不良文化侵蚀孩子的童年,对我们民族未来的潜在危害将不可估量。

江南布衣事件深刻地反映出企业的贪婪与文化背叛,也凸显了社会对文化侵蚀的迟钝。

在面对不良文化的入侵时,沉默与妥协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孩子们的童年应该是纯净而美好的,我们绝不能让他们的童年成为资本和不良文化的试验场。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守护孩子们干净的童年,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信息来源:

国际旅游岛商报

齐鲁壹点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往史云烟

往史云烟

介绍不一样的历史相关事件!琴瑟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