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首战大捷,特朗普匆忙离国
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登上“空军一号”专机,提前结束行程离开意大利罗马返回美国 。而在国内,上海市统计局于4月23日发布数据,一季度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35.0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5.1%。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实则与当下中美经贸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特朗普上台,就挥舞起关税大棒,对全球贸易伙伴发难,对华更是加征高额关税,妄图在贸易谈判中获取绝对优势。但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特朗普没等来中国“求和”,反而等来了坚决有力的反制措施。美国国内产业因此遭受重创,叫苦不迭。美国农民作为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直接受害者,农产品出口严重受阻。数据显示,美国农产品对中国出口额大幅下滑,众多农场主面临农产品滞销、收入锐减的困境。同时,美国制造业也受到冲击,许多企业原材料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企业甚至不得不减产、裁员,相关行业失业率上升。
特朗普(资料图)
在这样的形势下,特朗普开始“服软”。他先是宣称准备“大幅降低”对华关税,还多次表示希望与中方展开对话,营造出一种急于求和的姿态。但实际上,这很可能是他的“诡计”。从外媒透露的信息看,即便削减关税,幅度也有限,且可能实施“分级关税”,对涉及“美国战略利益”的商品仍维持高额关税,这表明他并非真心让步。
反观中国,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挑衅,早有准备。在进口商品来源上,积极推动多元化。以大豆进口为例,今年1月,中国未从美国进口大豆,转而加大从巴西等国的进口量,降低了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在关键矿产出口方面,中国限制稀土等关键矿产对美出口,直击美国军工和高科技行业要害。因为美国这些行业对中国的稀土等矿产有着较高依赖,中国的限制措施使其面临原料短缺的困境。
特朗普(资料图)
上海一季度GDP数据的出炉,更是给中国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注入一剂强心针。12735.06亿元的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1%,这一成绩亮眼。从产业数据来看,第二产业增加值2424.46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10289.43亿元,增长5.6%。其中,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形成良性互动。现代服务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上涨13%,与金融业一起,对一季度GDP的贡献率超过六成。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2%,增速快于规上工业总产值3.7个百分点,像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圆片等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工业增幅最大。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上海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不断壮大,经济发展韧性十足。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其经济的良好表现是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一个缩影。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面对外部压力时,能够通过自身的结构调整、政策引导,实现稳定增长。中国可以借助内需市场的庞大潜力,进一步挖掘消费潜能,推动经济内循环;同时,继续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出口贸易多元化。
美国(资料图)
特朗普匆忙离国,或许正是因为国内因贸易摩擦带来的经济压力以及国际上外交、经贸形势的变化让他应接不暇。而上海一季度GDP释放的积极信号,让中国在应对中美经贸问题上更有底气。中方始终坚持对话的大门敞开,但绝不能接受美国的霸权行径。谈判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中国不会在美方未作出实质性让步时轻易开启谈判。
中国有能力、有信心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挑战,在这场经贸博弈中,中国经济将凭借自身韧性和不断优化的结构,继续保持稳定发展,而美国若不改变其强硬、霸权的态度,最终只会让自己在这场贸易摩擦中陷入更深的困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