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4岁小孩指出你的小秘密,是否该重新审视自己?
某个周末的下午,我与家人围坐在客厅中,享受着一天的悠闲。
我们正用手机和远在上海的女儿视频聊天。
正当我与女儿畅谈时,我的4岁小外孙女突然凑了过来,盯着屏幕认真地看了看我,接着发出了她那清脆的童声:“唉呀,外公的牙齿掉了!
”她的这句话令在场的每个人都笑了出来,除了我——我脸上浮现的尴尬微笑掩盖不了内心的触动。
家庭视频聊天中意外的小插曲那天和家里视频通话,是我和女儿的日常。
虽然我们身处两地,但这种视频连接仿佛让距离缩短了。
没想到的是,这次聊天却因为小外孙女的一句提醒增添了点“插曲”。
其实,我在某个闲暇的下午曾想过我的牙齿问题。
59岁那年,我的一颗牙齿就掉了——的确,这是个让我有些头疼的问题。
我当时并没急于去补牙,总想着再等掉多几颗再去处理,以免频繁跑医院。
但我没想到,小孩子对细节的观察力竟如此惊人。
与时代脱节了吗?
小孩子的提醒给长辈敲响警钟时间倒回至去年9月,我和妻子去上海照顾外孙女。
那一次,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接送任务也能反映出长辈与孩子之间的代沟。
当我们在幼儿园接到外孙女时,她在经过一条小路时忽然朝我喊:“倒车,笨蛋!
我服了你!
”我当时愣住了,眼睁睁看着一辆卡车在倒车。
年岁增长的缘故,我的反应变得迟缓,竟没留意到周围发生的这一切。
“我服了你”这句话在我这一代中几乎没有人说过,显然,我的外孙女在很自然地使用这些新兴的表达方式。
我这才意识到,与年轻一代对世界的认识相比,我的老脑袋可能已经落伍了。
饭桌规矩:吃饭时不该聊的道理生活中的小事也能成为一面镜子,照出代际之间的差异。
比如吃饭这件事,外孙女会提醒我“吃饭不要说话”。
这在我这一辈人看来,吃饭聊两句再正常不过。
对于年轻的新一代,这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
当然,我知道边吃边吹牛可能对消化不好,但二十几年的习惯怎能说改就改呢?
外孙女坚决的态度让我不得不“停止发言”,并再次反思,现代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坚持的“规矩”反而让长辈意识到新的行为规范。
与孩子相处,老年生活的新视角其实,在与小外孙女的日常互动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乐趣。
这种乐趣来自于不断更新的生活视角和话题。
如果说孩子的成长伴随着认识世界的惊奇,那么老年生活的无限乐趣就是通过这些新鲜的视角审视自己。
我开始意识到,有时候过惯了的生活让人变得懒于思考。
与小孩子的相处不仅带来了生理上的活力,也让我重新思考很多事情。
我不想成为一个故步自封的人,我愿意去接触新的想法。
我们往往抱怨带孩子有多麻烦,但反过来想,孩子的无心提醒或许才是给老人最好的警钟。
小孩子的语言虽直白,却是出于一颗真诚的心——他们是我们的镜子,能照出我们日渐模糊的自信。
这就像是在说,陪伴孩子不仅仅是带他们走向成熟,也同样是一个让我们每天都能保持“年轻”的机会。
结尾展望未来,我认为年长者与更加年轻的后辈相处,不仅能带来生命的更新,更是促使他们用更宽广的视角审视生活中的细节。
这样互动的过程,就像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恩赐,让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忘仍需保持好奇心。
最终,这种重新正视自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生活方式,也是一段值得回味的旅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