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自首称杀了亲孙子,村民却拍手称快,大义灭亲背后有何隐情?
2011年10月,泗水县法院的法庭内,年近七旬的宋广寅站在被告席上,脸上满是疲惫与沧桑。但奇怪的是,他的眼神里竟带着一丝如释重负。
法官一脸严肃,手中那份厚厚的联名信格外显眼。这信足足有6页,密密麻麻全是名字和手印,来自北彭村400多户人家1000多口人。
这个普普通通的老人,为何会站在被告席上?这些村民又为何不惜联名上书为他说话?他身上到底藏着怎样惊人的秘密?
回溯最初在北彭村,宋广寅一直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头,普通到几乎没人会把他和“被告”这个身份联系在一起。
平日里,天还没亮透,他就扛着那把用了多年、木柄都磨得光滑的锄头,一步一步走向自家的田地。在田间劳作时,他干得格外认真,每一株庄稼都像是他的宝贝,精心呵护。
遇到邻里,他总会露出憨厚的笑容,脸上的皱纹都跟着舒展开来,热情地打招呼,声音洪亮又亲切。
哪家要是有个搬重物、修农具的活儿,只要喊他一声,他二话不说就去帮忙,从不会计较什么回报。村里的老人们聚在一起闲聊时,总会夸他是个实在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说起他对孙子宋宪旺的疼爱,那在村里更是出了名。
宋宪旺小时候,每次跟爷爷去集市,宋广寅总会小心翼翼地牵着他的小手,眼里满是宠溺。
只要宋宪旺眼巴巴地看着小摊上的零食或者玩具,宋广寅哪怕兜里没多少钱,也会咬咬牙买下来。
哪怕宋宪旺调皮捣蛋闯了祸,宋广寅也只是轻轻摸摸他的头,舍不得说一句重话。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在村里人人称赞的老实爷爷,此刻却站在法庭的被告席上,接受着法律的审判。
曾经那个满脸慈祥、一心为家的老人,现在变成了这个因犯罪而被审判的被告,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他走到了这一步?
孙子恶行宋宪旺打小就不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1987年出生后,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他便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约束,爷爷奶奶又一味溺爱,宋宪旺就像脱缰的野马,彻底“野”了起来。
刚上一年级,别的孩子都在教室里认真听讲、读书识字,宋宪旺却整天琢磨着怎么逃课出去玩,整天逃课打架,最后刚读完一年级就不读了。
随着年龄增长,宋宪旺的胆子越来越大,恶行也愈发离谱。他不再满足于打架斗殴,开始偷鸡摸狗。
村子里时不时就会丢一些财物,村民们发现是宋宪旺干的后找到宋广寅,宋广寅除了道歉,根本管不住这个孙子。
而宋宪旺的父母回到家发现宋宪旺的行为只会下手猛打一顿,可是也没有用,暴力只是激发了宋宪旺骨子里的残暴想法,让他开始也以暴力说话。
2002年,年仅15岁的宋宪旺更是犯下抢劫罪,锒铛入狱。在监狱的那几年,北彭村的村民们总算是过了几天清净日子。可谁能想到,出狱后的他不但没有改过自新,反而变本加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回到家的宋宪旺,把家里当成了提款机。父母不给钱,他就拳脚相向,吓得父母远走他乡,再也不敢回来。
没了父母的“资助”,他就把黑手伸向了年迈的爷爷奶奶。宋广寅辛苦攒下的一点养老钱,被宋宪旺几次三番搜刮干净。
有一回,宋广寅实在拿不出钱,宋宪旺竟直接把爷爷推倒在地,还恶狠狠地说:“老东西,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更过分的是,2010年,宋宪旺回家要钱时,家里只剩下宋宪旺奶奶的医疗费。宋广寅死活不给,可宋宪旺直接将宋广寅打昏在地,翻箱倒柜找出奶奶的救命钱,拿去和狐朋狗友吃喝玩乐。
等到宋广寅醒来,他绝望的发现老伴已经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含恨离世。
宋宪旺却像没事人一样,依旧在村里横行霸道,偷窃、勒索、打人,无恶不作,村民们对他恨之入骨,却又敢怒不敢言。
冲突爆发2011年9月2日晚上11点,静谧的北彭村被一阵粗暴的砸门声打破了宁静。
宋广寅躺在床上,一听这熟悉又令人胆寒的砸门节奏,心里“咯噔”一下,不用猜,肯定是宋宪旺又来要钱了。
他哆哆嗦嗦地起身,每走一步都充满了恐惧和无奈。
打开门,一股刺鼻的酒气扑面而来,宋宪旺满脸通红,眼神迷离,摇摇晃晃地闯了进来,嘴里还骂骂咧咧:“你死哪去了,这么久才开门!”
宋宪旺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大声嚷嚷:“老头,我交女朋友了,中秋节要去女方家送礼,你给我准备3000块钱,少一分都不行!还有我小姑、小姨她们,也都得给我3000块钱!”
宋广寅心里清楚,就宋宪旺这德行,哪有姑娘能看上他,这摆明了是找借口要钱。
这3000块钱对宋宪旺可能只是几天的花销,可对宋广寅来说是需要几个月才能赚回来的钱。宋广寅给不出钱,便默不作声。
宋宪旺看着爷爷不吭声的样子恶狠狠地说:“你个老不死的,别跟我装穷!今天这钱你必须给我,不然有你好看的!”
宋广寅吓得回了房间,而宋宪旺则醉醺醺地躺在沙发上,不一会儿就打起了呼噜。
宋广寅出来后看着眼前这个毫无良知的孙子,想起老伴被他气死,自己这些年遭受的种种折磨,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
他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又决绝,缓缓走向门口,拿起那块平日里垫门的板砖,一步一步地朝着宋宪旺走去。
来到沙发前,宋广寅高高举起板砖,用尽全身力气朝着宋宪旺的头部砸去,“砰”的一声,宋宪旺哼都没哼一声。
但宋广寅此刻已经红了眼,他怕宋宪旺没死透,又拿起墙角那把两斤重的铁锤,一下又一下地砸下去,每一下都带着多年的怨恨。直到屋里彻底安静下来,宋宪旺一动不动地躺在血泊中,没了气息。
案件曝光第二天清晨,宋广寅神情麻木,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泗水县城关第三派出所。
走进派出所,宋广寅声音沙哑但又异常平静地对值班民警说:“警察同志,我杀人了,我杀了我亲孙子。”
民警们都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老人,竟会说出这样的话。在简单询问情况后,民警迅速出警,来到宋广寅家。
一进屋,浓烈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宋宪旺躺在地上,早已没了生命迹象,现场惨不忍睹。
民警们一边勘查现场,一边联系法医。很快,宋广寅杀死孙子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北彭村迅速传开。
村民们得知消息后,一开始都有些震惊,但随后,他们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大家纷纷围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没有一个人指责宋广寅,反而都在诉说着宋宪旺这些年犯下的恶行。
“这孩子早就该受到惩罚了,这些年可把我们害苦了!” “要不是他爷爷动手,还不知道我们要被折磨到什么时候呢!” “宋广寅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他是为我们全村人除害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激动。
最后,在村长的带领下,村民们决定联名给宋广寅写求情信。村里识字的人凑在一起,商量着信的内容,把宋宪旺这些年抢劫、盗窃、殴打村民的一件件坏事都详细地写了下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不识字的村民们,也都积极地赶来,在联名信上按上自己的手印。很快,一份密密麻麻写满名字和手印的联名信就完成了。
当警察收到这份联名信时,他们也愣住了。看着这份饱含着村民们心声的信,警察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宋宪旺的恶行给村民们带来的伤害,也理解了宋广寅当时的无奈与绝望。
尘埃落定法庭上,宋广寅低垂着头,等待着自己的判决。
法官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判决结果:“被告人宋广寅,故意杀人罪名成立,但考虑到被害人宋宪旺生前恶贯满盈,其行为对社会及家人造成极大危害,且被告人宋广寅在犯罪后主动自首,综合以上情况,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听到这个判决,宋广寅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有解脱,也有一丝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这个判决结果在法庭上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旁听的村民们交头接耳,有人觉得三年刑期还是太重了,毕竟宋广寅是为了大家才出此下策;也有人认为,法律就是法律,宋广寅确实触犯了法律,这个判决已经是从轻处理了。
宋宪旺从一个留守儿童,变成一个人人喊打的恶霸,家庭教育的缺失无疑是重要原因。
从宋宪旺的成长经历来看,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他的成长过程不管不问,使得他在最需要引导和关爱的童年时期,情感和教育都处于真空状态。
这种家庭教育的缺位,让他在懵懂中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而爷爷的溺爱和父亲的毒打又走向了两个极端。
爷爷无原则的宠溺,让宋宪旺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他的每一次犯错都没有得到应有的纠正,反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父亲简单粗暴的毒打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加剧了他的逆反心理,让他对家庭和社会充满了怨恨与不满。
这种缺位与极端管教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在教育孩子时,既要有爱与关怀,也要有明确的规则和底线,不能一味地溺爱或者采用暴力手段。
要把握好严与爱的尺度,用理性和智慧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