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斥巨资在沙漠里种树,承诺每年1亿棵,9年过去了,树怎样了

卡门的事 3天前 阅读数 0 #社会
绿色梦想

2015年4月15日,北京遭遇了一场巨大的的沙尘暴,这是自2002年以来最强的沙尘天气。

当日,多个监测站点的PM10小时浓度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达到重度污染。

这场沙尘暴,让人们意识到了土地沙漠化问题的严重性。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接近500余万,在一些严重的地区,人们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马云推出了蚂蚁森林项目。

线上种树,线下成林

蚂蚁森林的玩法简单而有趣,用户只需在支付宝中开通蚂蚁森林功能,就能开启这场绿色之旅。

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低碳行动,都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步行、乘坐地铁、公交车出行,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能收获绿色能量;在线缴纳水电费、燃气费,办理政务服务等无纸化操作,同样能积攒能量。

就连网络购票、点外卖时选择无需餐具,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这些能量会在蚂蚁森林中以虚拟树苗的形式呈现,随着能量的不断积累,虚拟树苗逐渐成长,从破土而出的幼苗,慢慢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当虚拟树苗成熟后,蚂蚁森林就会在现实中种下一棵真实的树,并为用户颁发独一无二的环保证书。

为了确保蚂蚁森林的项目能够顺利实施,蚂蚁森林与政府、公益组织紧密合作。

在确定种植地点时,经过了严谨的考量和调研,最终选择了阿拉善沙漠、库布齐沙漠等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地区。

这些地区不仅沙漠化面积广阔,而且生态环境脆弱,亟待改善。

在树苗的选择上,蚂蚁森林也下足了功夫。

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精心挑选了梭梭树、胡杨、沙棘、花棒等耐旱、耐寒、耐盐碱的树种。

而种植流程更是严谨细致,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

蚂蚁森林与专业的公益组织合作,由他们负责在当地招募经验丰富的种植人员。

这些种植人员深入沙漠,在选定的种植区域进行前期的土地平整工作,接着,他们会小心翼翼地种下树苗,确保每一棵树苗都能被准确地安置在合适的位置。

种植完成后,工作人员会定期为树苗浇水,在沙漠中,水资源稀缺,他们需要长途跋涉,将水送到树苗旁,还要仔细检查树苗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等问题。

同时,蚂蚁森林还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等,对种植区域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树苗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得到有效保障。

这些科技手段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还能为种植和养护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真环保还是作秀?

然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蚂蚁森林却面临着不少舆论质疑。

有人怀疑蚂蚁森林是在作秀,认为这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并非真正为了环保。

2021年,一则关于蚂蚁森林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视频中,拍摄者称自己在内蒙古阿拉善沙漠看到的蚂蚁森林种植区域只有一片荒漠,没有树木,质疑蚂蚁森林数据造假。

这一视频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一时间,负面舆论甚嚣尘上。

面对外界的质疑,蚂蚁森林决定主动出击,用事实说话。

2021年9月,蚂蚁森林邀请了多家媒体记者、环保专家以及资深用户组成“森林探访团”,前往蚂蚁森林的种植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独贵塔拉镇,实地考察蚂蚁森林238号林及565号林。

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们,带着好奇与疑问,踏上了这片充满希望的沙漠土地,他们将亲眼见证蚂蚁森林的真实面貌。

记者们和专家们一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曾经,这里是一片黄沙漫天、荒无人烟的沙漠,狂风肆虐时,沙丘不断移动,吞噬着周围的一切。

而如今,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树木,它们在沙漠中顽强地挺立着,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

梭梭树、沙柳、花棒等各种耐旱植物错落有致地分布着。

在考察过程中,专家们对树苗的生长状态进行了仔细的评估。

他们用专业的工具测量树苗的高度、胸径,检查树苗的根系发育情况,还采集了土壤样本进行分析。

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检测,专家们发现,虽然沙漠的环境依然恶劣,但大部分树苗都适应了这里的条件,茁壮成长。

梭梭树的成活率达到了70%以上,一些生长时间较长的梭梭树已经长到了1米多高,根系深入地下5-6米,牢牢地固定在沙地上。

沙柳的成活率更是高达80%,它们的枝条茂密,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速,减少风沙的危害。

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蚂蚁森林在沙漠种树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也让质疑者们看到了蚂蚁森林团队的努力和坚持。

为了更全面地展示蚂蚁森林的成果,工作人员还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和案例。

截至2025年,蚂蚁森林已经在中国的13个省份,包括内蒙古、甘肃、河北、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累计种下了超过5.48亿棵树,种植总面积达到了580万亩,其中9成以上的树种在了“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地区,为荒漠化治理和防沙治沙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

马云斥巨资在沙漠种树,承诺每年一亿棵,这不仅是一个商业大佬的豪言壮志,更是对地球家园的深情守护。

七年过去了,蚂蚁森林用实实在在的成果回应了所有的质疑,那些在沙漠中顽强生长的树木,是蚂蚁森林努力的勋章,更是我们共同的骄傲。

蚂蚁森林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种树本身。

如今,蚂蚁森林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个人参与环境治理平台,这离不开每一位用户的支持与付出。

每一次积攒能量,每一次浇水,都是我们对地球的一份承诺,对未来的一份期许。

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环保之路,任重而道远,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依然严峻,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努力。

让我们继续支持蚂蚁森林,支持所有的环保项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低碳生活,为地球的绿色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沙漠将不再是荒芜的代名词,而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色家园;地球将重新焕发出盎然的生机,成为我们永远的美好家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卡门的事

卡门的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