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前副总理遇刺案:情妇90后乌克兰嫩模在现场,调查中爆猛料

漫漫小语 1周前 (04-30) 阅读数 23818 #国际

俄罗斯前副总理鲍里斯·涅姆佐夫的遇刺案,绝对是近些年国际上最劲爆的政治谋杀事件之一。

2015年2月27日深夜,他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被枪杀,身边还有个23岁的乌克兰嫩模安娜·杜丽茨卡娅。这事儿一出,俄罗斯国内炸开了锅,国际社会也跟着吵翻天。

有人说是政治暗杀,有人怀疑跟他的私生活有关,调查过程中更是爆出一堆猛料。到现在,这案子的真相还是迷雾重重。

事件起因:谁是鲍里斯·涅姆佐夫?

鲍里斯·涅姆佐夫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俄罗斯政坛的老玩家,90年代当过俄罗斯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那时候正值叶利钦时代,他风头正劲。

后来普京上台,他转头成了反对派的大佬。这家伙特别敢说,公开怼普京和俄罗斯政府的政策,尤其是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的时候,他跳得特别高。

那会儿,俄罗斯刚吞并了克里米亚,乌克兰东部的战争也打得火热。涅姆佐夫站出来,指责俄罗斯政府在背后搞乱,还说要搞一份报告,曝光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

这份报告据说证据确凿,准备得差不多了,就等着发布了。结果呢,他还没来得及放出这个大招,人就没了。

除了政治身份,涅姆佐夫的私生活也挺“丰富”。他是个出了名的花花公子,身边女人不断,其中就包括那个90后乌克兰嫩模安娜·杜丽茨卡娅。

这妹子23岁,长得漂亮,是个模特,2013年跟涅姆佐夫勾搭上了,两人经常一块儿公开露面。这也给后来的阴谋论埋下了伏笔。

案发经过:莫斯科桥上的枪声

2015年2月28日晚上11点40左右,涅姆佐夫跟杜丽茨卡娅吃完晚饭,从莫斯科市中心一家餐厅出来,打算步行回他的公寓。

地点就在莫斯科河边一座桥上,离克里姆林宫近得要命。就在这时候,一辆白色轿车突然开过来,从车里伸出手枪,对着涅姆佐夫就是一顿扫射。

现场很惨,涅姆佐夫中了四枪,直接倒地,没抢救过来。

杜丽茨卡娅就在旁边,吓得蹲在地上,后来跟警方说,她没看清凶手的脸,只知道是从车上下来的,车里可能有两三个人。

枪声一响,凶手开车就跑,留下一堆弹壳,警方到的时候,人早没影了。

这地方监控不少,但偏偏那天光线太暗,拍得不清楚,凶手的脸一个都没逮着。警方捡了六枚弹壳,判断是自动手枪干的。

这案子一出,俄罗斯上下都懵了,毕竟在克里姆林宫眼皮底下杀人,胆子也太肥了。

唯一目击者:安娜·杜丽茨卡娅的角色

安娜·杜丽茨卡娅是这案子里的关键人物。她是乌克兰人,90后,23岁那年跟涅姆佐夫认识的,长得漂亮,身材好,在模特圈混得还行。

事发时,她跟涅姆佐夫并肩走着,枪响后,她成了唯一的目击者。

不过,她的说法有点模糊。她告诉警方,当时吓傻了,没看清凶手长啥样,只记得白色轿车和枪声。

这话听着合理,但也让人怀疑,她是不是故意藏了点啥。毕竟这么近的距离,真就啥也没看清?

更劲爆的是,她跟涅姆佐夫的关系。据说两人不只是玩玩,杜丽茨卡娅还怀过孕,但涅姆佐夫让她打掉孩子。

这事儿闹得两人关系有点僵,有人就猜,会不会是感情纠纷引来的杀身之祸?俄罗斯媒体逮着这点不放,把她描述成“心机女”,还挖出她不少私照,搞得她名声一塌糊涂。

案发后,杜丽茨卡娅被警方扣在莫斯科问了好几天。她想回乌克兰,警察不让,最后还是乌克兰外交部出面,才把她弄回去。

她回了基辅后,低调了段时间,2018年还跑去参加乌克兰环球小姐比赛,进了决赛。不过,媒体还是没放过她,老拿这事儿炒冷饭。

她在乌克兰接受采访时说,她跟涅姆佐夫是真爱,还打算结婚,否认自己跟谋杀有啥关系。她还抱怨俄罗斯警方威胁她,媒体抹黑她,搞得她压力山大。

但她不肯出庭作证,理由是被俄罗斯媒体攻击怕了。这态度让不少人觉得,她可能知道点啥,就是不说。

调查方向:政治暗杀还是私人恩怨?

这案子一出来,舆论就分成两派。一派觉得是政治暗杀,另一派怀疑是私生活惹的祸。咱们先看看这两种说法。

政治暗杀说

涅姆佐夫的政治身份太敏感了。他是普京的死对头,反对派里的领头羊,尤其在乌克兰问题上,跟俄罗斯政府对着干。

他那份关于乌克兰战争的报告,据说能直接捅政府的马蜂窝。案发前,他还收到过死亡威胁,内容都跟他的政治活动有关。

调查组也查到,涅姆佐夫死前被人跟踪过,手机也被监听。有人就怀疑,这可能是俄罗斯政府或者普京的铁杆支持者干的,想让他闭嘴。

毕竟,他在反对派里影响力不小,杀了他说不定能吓唬其他人。

另一边,涅姆佐夫的私生活确实乱七八糟。

他有好几个情人,杜丽茨卡娅只是其中一个。

媒体爆料,他跟杜丽茨卡娅因为堕胎的事吵过架,有人就猜,会不会是她或者她背后的人报复?还有说法是,他得罪了别的女人或者她们的男人,招来杀身之祸。

这说法听着有点八卦,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毕竟他花心不是一天两天了,树敌不少。不过,拿这个当主线,证据太单薄,感觉更像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瞎猜的。

警方一开始两头都查,但后来明显偏向政治暗杀这条线。普京亲自下令成立特别调查组,集合了联邦调查委员会、内务部和安全局的人,摆明了把这当成大事办。

嫌疑人落网:车臣帮的影子

2015年3月7日,调查组宣布抓了五个人,全是车臣来的。

这五人分别是扎乌尔·达达耶夫、安佐尔·古巴舍夫、沙吉特·古巴舍夫、泰梅尔兰·埃斯克尔哈诺夫和哈姆扎特·巴哈耶夫。其中,达达耶夫是主犯,之前在车臣内务部队干过。

抓人的时候,警方在莫斯科郊外一栋公寓里把他们堵了,还搜出了枪和一些证据。

达达耶夫一开始认罪,说他是开枪的,理由是涅姆佐夫侮辱过伊斯兰教,他看不下去就动手了。这说法挺牵强,因为涅姆佐夫的政治言论跟宗教没啥直接关系。

后来有人爆料,达达耶夫的供词可能是被逼出来的。他在审讯时受了虐待,录像里还有伤痕。其他几个嫌疑人也差不多,供词漏洞百出,感觉像是硬凑出来的。

这五个人跟车臣的关系挺引人注目。

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跟普京关系好得很,有人就怀疑,这案子背后会不会有车臣高层插手,甚至可能是替俄罗斯政府干脏活。

2017年7月13日,莫斯科军事法庭判了这五个人有罪。达达耶夫作为主犯,蹲20年,其他四个分别判了11到19年不等。

法庭说,他们在2015年2月27日一块儿策划并干了这事儿。

判决一出,涅姆佐夫的家人和支持者不干了。他们觉得,这五个人顶多是执行者,幕后黑手根本没抓到。

他的女儿珍娜·涅姆佐娃直接说,这是一场政治暗杀,目的是堵她爸的嘴,这几个车臣人就是替罪羊。

反对派也跳出来喊,说俄罗斯政府在掩盖真相。他们的理由是,调查组压根没深挖政治动机,抓了几个小喽啰就结案,太敷衍了。

但俄罗斯官方咬死这就是刑事案件,跟政治没关系。

国际反应:俄罗斯又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事儿不光在俄罗斯闹得大,国际上也炸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声明,说涅姆佐夫是“俄罗斯民主的捍卫者”,催俄罗斯好好查。欧盟和北约也跟着喊话,要求真相大白。

俄罗斯政府不吃这套,普京在电视上说这是“悲剧”,承诺严惩凶手。但国际社会不买账,觉得调查太水,好多关键线索都没碰。

有人权组织还趁机发报告,批俄罗斯打压反对派,侵犯人权,把这案子当成典型例子。

评论列表
  •   艺馨  发布于 2025-05-02 06:57:41  回复该评论
    这些人能利用议会制度轻易上台那还真是国家的灾难现场。
  •   中国战士  发布于 2025-05-01 17:28:09  回复该评论
    这个副总理已经失去真心,背叛国家,怎么死都是俄罗斯的荣幸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漫漫小语

漫漫小语

时间如白驹过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