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要遵循“十有”标准

云水云心 7个月前 (08-26) 阅读数 0 #社会

(作者:陈本友)党员教育工作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近年来,北京怀柔区围绕打通基层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不断探索实践,打造北京市首家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训中心,形成集“看学练干督”于一体的实训平台,从培训切入,强化实操演练,成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普通党员等不同群体“充电蓄能”新阵地,取得良好工作成效。(《共产党员网》)

农村党员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振兴乡村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更为重要和迫切。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就要加强农村党校建设,实现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全覆盖,打通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往往是党员干部教育的最薄弱环节,为此,要注重“县级抓统筹、乡级抓整合、村级抓创建”的工作思路,在行政村区位优势、特色产业、党员数量的基础上,按照“有醒目牌匾、有领导机构、有规章制度、有教学计划、有电教设施、有党建书籍、有培训档案、有师资队伍、有教学基地、有运行经费”的“十有”标准,建设村级党校。通过创建,培训阵地前移到各个村镇,由点到面、串珠成链、村村开花、校校结果。同时,要让党校依托党员中心户、科技中心户,直接把培训点建在庭院里、街巷里、车间里、田间里。

在师资力量上,要对县级干部、乡科级干部、涉农部门技术骨干的授课次数和内容做出明确规定,搭建起一支党校教师+本土干部+身边典型(有实用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等产业带头人)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在课程设置上,推行党员“点餐”、党校“下单”、名师“下厨”的方式,实行“对门培训”“对口培训”“对接培训”,确保基层党员干部来得了、坐得住、听得懂、用得上。

在日常管理上,夯实乡镇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将农村党校建设、提升和培训情况纳入乡镇党组织党建工作年度考核、乡镇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

农村党校要用百姓话语,简单明了析事论理,深入浅显释疑解惑,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把高深的理论说成“大白话”,增强理论传播的感染力。要让学员来农村党校学习后,感觉乡亲们比过去更“亲”了,国家政策落实得也更“快”了!推动基层党建走深走实。同时要将农村党校、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点、农家书屋、种养培训基地等资源整合,实现党支部和农村党校同步建设、相互促进、双向提升。要农家党校成为“组织生活的平台、政策宣传的平台、技能培训的平台、为民办事的平台、纠纷调解的平台、民主议事的平台、人才培养的平台、民意反馈的平台、廉政监督的平台”,党支部成为“活力充盈、动力澎湃”的战斗堡垒。(作者单位:江油市长城实验学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云水云心

云水云心

文化自信,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