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光纤无人机曝光,借鉴俄军实战经验,实现超远距离致命一击
央视新闻报道,解放军东部战区71集团军某旅用多型穿越机训练,并首展光纤制导小型无人机。光纤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受瞩目,解放军亦重视。中国发展此类无人机具优势。
光纤为玻璃丝,分内外层,内掺锗,外未掺,折射率差异大,激光在内层全反射。相比金属导线,光纤直径小、质量轻、频宽高、价廉、抗干扰强、图像清、信号衰减少。
光纤综合性能优于金属导线。导线易因干扰或强度问题断裂,选择时需全面考虑。光纤强度近金属,但直径小、重量轻、占空少,适合有限空间内长距离布置。
光纤制导由导引头和双向传输系统构成。导引头含图像传感器、稳定系统、控制电路等,图像传感器最关键。传输系统含弹上光电端机等,光电端机负责光信号收发及转换。
当前俄乌双方采用的光纤FPV无人机制导简易,仅含第一视角摄像头与控制系统,操控与制导均由飞手通过有线遥控完成,未发现采用智能图像制导体制的此类无人机。
2024年春,俄军前线首推东大引进的光纤无人机,重创乌军。其抗干扰能力强,乌军苦不堪言,遂仿效结合光纤制导与消费级无人机,推出同类无人机,也让俄军受挫。
光纤无人机两大优势:规避电磁干扰,信号传输稳定且图像质量高。后者使俄乌无人机飞手精准打击,为指挥官提供清晰战场信息,助力战斗筹划。
战争需求促使光纤制导FPV无人机迭代迅速,一年多内已多代更新,广泛应用于俄乌战场。目前,俄军款最远攻距25公里,乌军“旗手-10”达41公里,实现超视距打击。
中国是光纤制导无人机先驱,如SKP-880FM型四旋翼无人机已早在国内研制。光纤制导FPV无人机是技术飞跃,解决了电磁干扰,大幅提升无人机毁伤成功率。
在光纤无人机领域,国内民企针对俄乌战场态势,推出同类产品。武汉天行者科技的光纤制导套件,可与消费级无人机集成,分1千米、5千米、10千米三种适用距离。
该公司称,5千米光纤制导套件重1.1千克,10千米则2.2千克,显示其控制重量达极致。图为武汉天行者科技的套件,分1千米、5千米、10千米三种规格。
解放军展出光纤无人机,光纤轴放线筒体积大,显示追求远打击距离。中国光纤产量全球领先,2023年产3.2亿芯公里,占全球55%~60%,利于解放军光纤无人机发展。
众多朋友忧虑,长达十几公里的光纤是否会拉断。面对树木等障碍,他们担心光纤是否会缠绕。
线导反坦克导弹、鱼雷及无人机,其导线轴均置于本体上,导线在行进中由线轴释放,边前进边“甩”出,以最小化受力,确保导线不断裂。
光纤制导PFV无人机从光纤轴上甩出光纤,飞行中逐步释放,受力小,拉力仅2.45牛。光纤多飘落地面,减轻无人机负担,复杂机动时也不易缠绕、扭曲或断裂。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