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对俄伊乌连发警告,反美力量能否扛住压力?

珍子说 2天前 阅读数 2 #国际

最近,美国政府可谓焦头烂额,从总统到国务卿、国防部长,都在为各种国际事务奔波。

他们在欧洲试图调停俄乌冲突,在中东忙于打击胡塞武装并向伊朗施压。

结果却远非理想,用“处处碰壁”来形容也不为过。

美国越是努力调停,俄乌冲突反而愈演愈烈;美国对伊朗的施压力度越大,伊朗的回应越是强硬。

这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美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再加上现任政府的言而无信,白宫的表态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份量。

或许是意识到了自身权威受到挑战,美国总统近期开始频繁对俄罗斯、伊朗和乌克兰等国领导人发出警告,甚至威胁动用武力。

3月30日,美国总统接连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伊朗发出制裁和战争威胁。

同一天晚些时候,他又将矛头指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指责其试图退出与美国的矿产协议。

这不禁让人想起美国总统上任之初的雄心壮志:结束俄乌冲突,迫使伊朗签署“美版”伊核协议等等。

现实的残酷给了他当头一棒。

以俄乌冲突为例,美国试图迫使俄罗斯在冲突中做出妥协,但作为核大国的俄罗斯态度强硬,丝毫没有让步的迹象。

于是,美国转而向乌克兰施压,将其视为可以随意摆布的棋子。

欧洲盟友的介入使得泽连斯基获得了底气,敢于在白宫与美国正副总统公开争论。

有了欧洲的支持,泽连斯基不仅拒绝签署被认为“丧权辱国”的矿产协议,甚至不愿意接受美国关于“不打对方能源设施”的建议,这让美国总统颜面尽失。

当前的俄乌冲突陷入僵局,普京等待美国施压乌克兰投降,而基辅方面虽然已被美国“断供”,却获得了来自欧洲的资金和武器弹药支持,足以继续维持战争。

俄乌双方都没有停火意愿,欧洲国家也继续为冲突“续命”,美国则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超级大国的形象大打折扣。

在中东地区,伊朗和胡塞武装比俄乌更加棘手。

美国近期对胡塞武装采取军事行动,试图“杀鸡儆猴”,以此威慑伊朗。

事实证明,愿意在美国面前“摇尾巴”的只有欧洲和日韩,而不是胡塞武装和伊朗。

持续近半个月的军事行动并未取得预期效果,胡塞武装的导弹和无人机仍然频繁攻击美国航母和以色列。

美国似乎陷入了新的战争泥潭,连胡塞武装这样一支装备简陋的军队都难以应付,更遑论恐吓伊朗。

面对美国的军事行动,伊朗高级军官在3月29日发出警告,如果美国袭击伊朗,伊朗将以导弹袭击英美联合军事基地作为回应。

伊朗的警告并非虚张声势,他们确实拥有这样的实力。

正是因为如此,美国才选择打击胡塞武装来间接“敲打”伊朗,而不是直接对伊朗动武。

美国在俄乌冲突和中东问题上的双重困境,凸显了其全球战略的受挫。

在欧洲,俄乌冲突的僵持不下使得美国的调停努力付诸东流。

在中东,伊朗和胡塞武装的强硬态度使得美国的中东战略骑虎难下。

美国总统近期对俄伊乌三国领导人的警告,也反映了美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的焦虑和无奈。

美国的影响力下降也是造成当前困境的重要原因。

美国政府的言而无信使其失去了国际威信,盟友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唯美国马首是瞻。

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便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

美国在多线冲突中束手无策,也进一步损害了其超级大国的形象。

未来,俄乌冲突和中东局势将如何发展?

美国能否应对多线挑战,重塑其国际影响力?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珍子说

珍子说

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