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亲王和郡王区别有多大?别说每年俸禄,妾室数量都是天壤之别
清朝作为距离今天的我们最近的一个王朝,在当代穿越剧中有很多都是以它为背景的,观看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感慨那至高无上的权利,甚至有些人心中会想若是自己也能够回到清朝,不说当皇帝了,当一个亲王就可以了。
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清朝爵位制度也是很严苛的,在大清能够被称为王爷的只有两个位置,一个是亲王一个是郡王,虽说只有一字之差,但这其中的待遇所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爵位之间的差距,你就能知道要是回到大清当王爷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其实对于清朝的爵位,在大清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了雏形。真正让它形成一种制度的还是在皇太极时期。众所周知当时的大清还在创业阶段,所以为了能得到这些王爷的忠心,皇太极就主张亲王和郡王的爵位都能世袭。
这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铁帽子王”当时这些宗室的关系都很近,是以整个宗室都很团结,在创业阶段这一政策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等到国家平稳后,就不是这样的了,就连皇帝都不能保证他的孩子不贪图享乐,更不要说这些靠着国家养护宗室了。
反正他们无论干不干活都能得到朝廷所给的工资,只要他们在这个位置一天就能够拿一天的工资,但他们的贪图享乐给整个国家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不仅会影响大清在百姓心中的感观,甚至还会对国家的财政带来影响。
后世的皇帝也很快就认识到了这个弊端,于是开始对爵位制度进行改革,在乾隆时期甚至规定因功获封和恩封都不能世袭,一般都是袭了几代后就会出现变故,可能会停止或者是递减,毕竟这些王爷的后代万一出现纨绔子弟呢?
并且此时你要是想要从郡王成为亲王,那也不是一般的困难,只能通过自己的能力用过功绩来晋升,后期皇帝对于爵位是把控的很紧的,是以你要能讨统治者的眼缘才能被晋升,其实这也是有好处的,毕竟国家的王爷少了,剩下的这些王爷能得到资源就多了。
王爷放在今天也就是一个职位,只要是说到了职位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不用说大家也能够知道,工作肯定是要发工资的,亲王和郡王之间的工资相差也是很大的。亲王一年的工资能有一万两银子,但郡王只有他的一半五千两银子。
当天就连给的禄米郡王也比亲王少了一半,亲王一年的俸禄,郡王要两年才能够得到,当然在这可能有人觉得郡王的工资也太低了。但他要是和贝勒相比,那也是超过贝勒很多。可能有人会说难道在大清当王爷就只能领一份工资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通过这些影视剧我们也能够知道很多王爷都是要在朝中任职的。这在朝中工作,就能够有其他的收入了,能够得到这个职位所带来的奖励和补贴。为什么没有说俸禄?因为在大清无论是你在朝中干几个人的工作,你也只能领一份工资。
这些有能力的亲王也就是天选打工人,毕竟和皇帝关系近,皇帝对你放心,并且无论干几份工作都只要给一份钱。当然这钱也不是固定的,是要看你哪一份工作所得到的钱更多,就领哪一份报酬。
其实亲王的俸禄已经是整个朝中最高的工资了,是以绝大多数的王爷都会得到亲王的俸禄,不过皇帝还是很仁义的比如说这一份工作可能会有补贴,这些钱皇帝也都是给王爷们,毕竟总不能让他们一直工作,一点好处都没有。
其实在封建王朝中,最重要的还是皇帝的态度,简单来说就是你得到了皇帝的喜欢,皇帝对你极其赞赏,或许还能够给你双倍的俸禄。又或者是你这个差事办得好,皇帝很高兴,这奖励也是源源不断的。
并且再怎么说他们也是王爷,他们能够被称为王爷,单单是这个称谓就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很多重要职位,亲王会比郡王更容易得到,更好的工作所能得到皇帝赞赏的机会也越大,并且所得到补贴也就越多,在这就能够看出亲王和郡王之间的区别了。
虽说这两个爵位都能够被称为王爷,但是在很多地方待遇的区别是很大的。这些王爷定然也是要有自己的王府。但是和今天一样,他们不能有王府的所有权,只能是居住权。并且你要是得罪了皇帝,可能直接就给你赶出去了。
首先要说的就是王府的大门,要是亲王的话府门就有五间,但要是郡王的话,那就只能有三间,可以说从很多地方都能够看出亲王和郡王的不同,甚至就连门上面的钉子也不一样,内部定然是差距更多。
并且整体的面积亲王的府邸也比郡王大很多,现存最大的亲王府就是恭亲王的府邸,一般清朝的亲王府面积是在二到六万平方米间,但要是郡王的话,即使是你再得宠,你的府邸也不能超过三万平方米,这就是差距。
最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亲王和郡王身上的衣服不一样,相信不用说大家也能够知道,并且不仅是衣服不同,就连这两人出行的时候,依仗也是不同的。清朝看一位王爷的身份和地位都是从衣服上的所绣的龙来看的。
要是看到在他的衣服上绣有五爪金龙四团,不同怀疑这一位是亲王无疑,要是看到他的衣服上也是四团龙,但不是金龙是行龙,那他就是郡王。
三、妻妾相信大家对于这两人待遇最看重的就是后院的妻妾了,在封建王朝中,王爷可比不得皇帝,想要多少妻妾就有多少妻妾。
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份来定的,接下来看看后宫的阶级,和皇帝后宫中有这么多等级不同,在这些王爷的后院中只有三个等级。首先就是嫡福晋,她也是整个后院中地位最高的女性。
众所周知大清是少数民族政权,是以在他们还没有建国前,对此是没有这么高要求的,甚至有些人能够娶好几个嫡福晋。
但是在皇太极建立了大清后就不是这样的了,他就将之前的那些制度都摒弃了,规定无论是谁,一个王爷都只能有一个嫡福晋。在嫡福晋下面的就是侧福晋,这就不像嫡福晋那样一个王爷只能有一个。
一位王爷能够有好几位侧福晋,但是具体能有多少位,还是要看他的地位,在大清建立之初,对此还是把控的很紧的,规定了一位王爷最多只能有两位侧福晋,两位侧福晋的是亲王,你要郡王,那你就只能有一位侧福晋。
但是到了乾隆时期,这一政策就发生了改变,可能是乾隆觉得大清来到了盛世,即使是多两个女子,大清也能够养得起,是以他就开始给这些王爷们特权。从乾隆开始,一位亲王的侧福晋能有四位,要是郡王的话,能够有三位侧福晋。
侍妾是整个后院中地位最低的,她们在后院的地位仅仅比丫鬟高一些,是以对于她们的人数也是没有特殊规定的。后院的女子一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多了起来。虽说都是王爷的孩子,但因为他们的母亲身份不一样,是以他们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
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其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嫡长子,并且他也是能够得到最多的资源。并且大清还很看重能力,是以要是这些孩子中有能力更出众的,他们也能够得到这个位置。
结语根据大清降等袭爵的制度,亲王的儿子就是郡王,郡王的儿子就不能再被称为王爷了。要是想打破这一困境也是有办法的,看你能否得到皇帝的看重和赏识,这也是封建王朝中逃脱不了的大局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