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头卖艺到鼓界顶流!他用一副金嗓子改写曲艺史,还把大鼓唱成 “国家级非遗”

天媛 2天前 阅读数 0 #娱乐

在曲艺的灿烂星河中,刘宝全宛如一颗耀眼巨星,以其对京韵大鼓的卓越贡献,成为当之无愧的 “鼓界大王”。他的人生经历与艺术成就,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1869 年,刘宝全出生于河北深县。自幼,他便与曲艺结下不解之缘,7 岁时,小小的他就痴迷于听戏唱戏,那婉转的唱腔、灵动的表演,在他心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9 岁时,举家流落到河北关上,父亲刘能靠扎纸活、制冥衣艰难维持生计,还常向木板大鼓艺人王庆和学唱。刘宝全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深深爱上了木板大鼓。为了生计,父子俩携手卖艺,父亲演唱,他弹三弦伴奏,在街头巷尾的叫卖声中,刘宝全开启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15 岁时,刘宝全拜天津木板大鼓名家宋五(宋玉昆)为师,正式踏上专业学艺的征程。同时,他还向琵琶名家陆文奎学习弹琵琶,努力汲取多元的艺术养分。宋五去世后,命运给了刘宝全沉重一击 —— 他的嗓音 “倒仓”,无法再演唱。但他并未就此沉沦,转而担任木板大鼓名家胡十(胡金堂)和霍明亮的伴奏,在此期间,他得到了宋五的弦师韩永忠的悉心指导。18 岁时,刘宝全随韩永忠来到北京,在庙会、堂会以及王广福斜街的乐户中,卖力演唱木板大鼓(北京人俗称 “怯大鼓”)。为了提升自己,他还向北京四喜班京剧老生孙玉卿学戏,取艺名月芬,甚至随孙玉卿前往上海正式演出。然而,那次演出并不顺利,在台上出了差错的他,回到天津后,毅然决定弃京剧,重新回归木板大鼓,正式拜胡十、霍明亮为师,潜心钻研演唱技艺。

刘宝全深知,若想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远,必须突破局限,大胆革新。21 岁时,他听从京剧大师谭鑫培的建议,努力改掉乡音,将唱大鼓所用的方音全部改成京音,巧妙地将说唱相结合,并注重演唱时的面部表情和身段,让表演更加生动鲜活。清朝末年,天津北门外天泉茶楼经理回斗银邀请刘宝全前往天津演唱,弦师韩永禄将中三弦改为大三弦,霍连仲把影调使用的四胡改为顶筒四胡,全新的伴奏乐器与刘宝全的演唱完美配合,相得益彰。

1910 年,刘宝全再次来到天津,在四海升平茶园登台献艺,凭借精彩绝伦的表演,他收获了极高的声誉。1915 年,他成立了 “宝全堂艺曲改良杂技社”,往返于京、津两地演出,在杂耍园子的节目场次中,成功取代单弦牌子曲,跃居 “攒底”(即最后一个、最精彩的节目位置)。这一时期,他结识了文人庄荫棠,在庄荫棠的协助下,修订了《白帝城》《活捉三郎》《徐母骂曹》等大鼓书词,极大地丰富了演唱曲目。经过多年的苦心钻研,刘宝全终于在河间木板大鼓的基础上,成功脱胎出京韵大鼓的规模。他截长篇为短篇,融抒情于叙事,让京韵大鼓这一鼓曲形式逐渐走向完善。自 1908 年百代公司为他灌制头张唱片《八喜・八爱》后,到 20 世纪 20 年代初,百代公司、高亭公司已发行了他的十多张唱片,他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1920 年,刘宝全赢得了 “鼓界大王” 的美称,至 30 年代初,他的艺术造诣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创立了京韵大鼓的主要艺术流派 ——“刘派” 。

刘宝全的艺术成就令人惊叹。他的嗓音天赋异禀,甜润清亮,音域极为宽广,晚年时仍能轻松唱出 3 个 8 度。在演唱中,他将京剧、河北梆子、石韵、莲花落、马头调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巧妙融入京韵大鼓的唱腔和表演之中。他创造的唱腔刚劲与华美并存,庄重与俏皮兼具,时而借鉴京剧老生的唱法,真假嗓切换自如,通过娴熟运用胸、喉、鼻和脑后等部位的共鸣,达到了 “低音珠圆玉润,高音响遏行云” 的绝妙境界。他还完善了似说似唱、说唱交融的独特演唱方法,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沉浸在故事之中。

除了在演唱方面的卓越成就,刘宝全还有 “三大绝鼓”—— 弹琵琶、唱石韵、唱马头调。为了学习石韵,他甚至以教石玉昆的外孙女弹琵琶为条件,向石玉昆的马姓门婿虚心求教,虽然所学从未公开演出,但这份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令人钦佩。民国元年,他听闻北京奎松斋自编自演联珠快书别具一格,特意邀请奎松斋前往天津演出三天,相互切磋技艺,并虚心接受奎松斋的指教,认真改正自己表演时脚步太碎且偏乱的不足,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赢得了同行们的一致赞佩。

刘宝全一生保留的曲目共有 24 段,如《大西厢》《白帝城》《马鞍山》等,灌制的京韵大鼓唱片多达 33 张。他正式收徒五人,包括白凤鸣、谭凤元等,私淑他艺术的有良小楼、小黑姑娘等,这些弟子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刘派艺术。当今刘派京韵大鼓中,张秋萍、种玉杰、杨凤杰等演员依旧活跃在舞台上,传承着刘宝全的艺术精髓。

1942 年,刘宝全在北京吉祥戏院演完《双玉听琴》后,一病不起,不久便与世长辞,享年 73 岁。但他所创立的刘派京韵大鼓,如同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永远屹立在曲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当那激昂的鼓点响起,婉转的唱腔传来,人们仿佛能看到刘宝全在舞台上的飒爽英姿,他用一生的热爱与执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让京韵大鼓这一传统曲艺形式,在岁月的流转中焕发出永恒的魅力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天媛

天媛

娱乐产业,从古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