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寡妇拾金夜夜噩梦,游方道士叩门:这钱财沾着人命,却要断你香火

温聆的故事罐 1周前 (05-09) 阅读数 0 #情感

故事纯属虚构,配图来源AI。

山神庙的屋檐下,孙二娘拍打着身上的雨水,嘴里不住地埋怨:"这鬼天气,说变就变!"

她四十出头,眼角已爬满细纹,一身粗布衣裳洗得发白。丈夫死后,她靠着织布卖布拉扯儿子小宝,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今天好不容易在集市上卖完布,却遇上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

"山神老爷,借您宝地躲躲雨。"孙二娘对着斑驳的山神像作了个揖,便在庙里寻了处干爽地方坐下。

雨水顺着庙顶的破洞滴落,在泥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坑。孙二娘掏出怀里剩下的半个馍馍,小口啃着。忽然,一阵风吹来,山神像后的破布帘被掀起一角,露出个灰布包袱。

"咦?"孙二娘起身,好奇地走过去。那包袱不大,却沉甸甸的。她四下张望,确认无人后,颤抖着手解开了包袱。

"天爷啊!"她惊呼一声,又赶紧捂住嘴。

包袱里竟是五锭黄澄澄的金子!孙二娘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她哆嗦着数了数,每锭足有十两重。五十两金子,够她和儿子过上好几年舒坦日子了!

孙二娘的心砰砰直跳,手心沁出汗来。她想起村里老人常说"拾金不昧"的道理,可转念一想,丈夫死后这些年受的苦,小宝那件补了又补的棉袄...

"反正没人看见..."她喃喃自语,迅速将金子重新包好,塞进自己的包袱最底层。

雨停了,孙二娘像做贼似的匆匆离开山神庙。一路上,她总觉得背后有人盯着,几次回头却只看见空荡荡的山路。

回到家,小宝正在院里喂鸡。"娘,您回来啦!"十岁的男孩欢快地跑过来。

孙二娘强作笑颜:"嗯,今天布卖得好,娘给你带糖了。"她从怀里掏出在集市上买的两块麦芽糖。

小宝眼睛一亮,接过糖就往嘴里塞。孙二娘看着他瘦小的身影,心里一阵酸楚又一阵窃喜——有了这些金子,小宝再也不用挨饿了。

夜里,孙二娘等小宝睡熟后,悄悄爬起来。她摸黑来到灶房,扒开灶台下的砖块,将金子藏了进去,又仔细地将砖块复原。

"等过些日子,就说是我攒的钱..."她盘算着,心满意足地回到床上。

谁知刚合眼,孙二娘就做了个怪梦。梦里一个满脸是血的男人站在她床前,伸着手说:"还我金子...还我金子..."

孙二娘吓得大叫一声坐起来,冷汗浸透了衣衫。窗外,天刚蒙蒙亮。

"娘,您怎么了?"小宝揉着眼睛问。

"没...没事,娘做噩梦了。"孙二娘勉强笑笑,心里却直打鼓。

第二天,孙二娘去镇上扯了几尺新布,给小宝做了身新衣裳。村里人问起,她只说最近布卖得好。

"二娘,你气色怎么这么差?"邻居王婶关切地问。

孙二娘摸摸自己发青的眼圈:"夜里睡不踏实,老做梦。"

"要不要去庙里求个平安符?"

孙二娘支吾着应了,心里却明白是怎么回事。那晚之后,她夜夜都梦见那个血脸男人,有时站在床边,有时就坐在她枕头上,翻来覆去就是那句话:"还我金子..."

七天后,孙二娘瘦了一圈,眼下乌青一片。小宝也开始做噩梦,半夜哭喊着"别追我"。孙二娘心疼得直掉泪,却不敢说出实情。

这天傍晚,孙二娘正在院里晒被子,忽听门外有人高唱:"无量天尊——"

一个身着灰布道袍、背着褡裢的老道士站在她家门前。道士约莫六十岁年纪,白须飘飘,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这位善人,贫道云游至此,可否讨碗水喝?"道士拱手道。

孙二娘忙去灶房舀了碗清水。道士接过水却不急着喝,而是盯着孙二娘的脸看了半晌,看得她心里发毛。

"善人近日可睡得安稳?"道士突然问。

孙二娘手一抖,差点打翻水碗:"道...道长何出此言?"

道士叹了口气:"你印堂发黑,双目无神,定是被阴物缠身。若贫道没看错,你家中藏有不该藏的东西。"

孙二娘脸色煞白,强笑道:"道长说笑了,我家穷得叮当响,能有什么值钱东西?"

"不是值不值钱的问题。"道士摇头,"那东西沾着人命,却要断你香火啊!"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戳进孙二娘心窝。她腿一软,扶住门框才没跪下:"道长...您...您到底知道什么?"

道士不答,反而问:"你儿子呢?"

孙二娘指向里屋:"在...在睡觉,他这些天总做噩梦,白天也没精神..."

道士点点头:"带我去看看。"

小宝躺在床上,小脸惨白,额头上全是冷汗,嘴里不住地呓语:"别过来...金子不是我的..."

孙二娘见状,再也忍不住,扑通跪在道士面前:"道长救命啊!我...我确实捡了不该捡的东西..."

道士扶起她:"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

孙二娘抽泣着将山神庙拾金的经过一五一十说了,连同这些天的噩梦。

"金子现在何处?"道士问。

"在...在灶台下。"孙二娘领着道士来到灶房,扒开砖块取出包袱。打开一看,五锭金子完好无损,在昏暗的灶房里泛着诡异的黄光。

道士拿起一锭金子仔细端详,突然脸色大变:"果然如此!"

"道长,这金子...有什么问题?"孙二娘颤声问。

"上月十五,离此三十里的黑松岭发生一桩劫案。"道士沉声道,"一队商旅遭山匪洗劫,五人被杀,五十两黄金被劫。匪徒分赃后各自逃窜,其中一人途经山神庙时,想必是将赃物藏在了神像后。"

孙二娘听得浑身发抖:"那...那我梦见的..."

"正是枉死的商人。"道士叹息,"他们含冤而死,魂魄附在金子上。你拾金不还,他们自然缠上你了。"

"我...我不知道这是赃物啊!"孙二娘哭道,"我现在就还回去!"

道士摇头:"晚了。阴魂已经认定你私吞他们的钱财,若不化解,只怕..."

话未说完,小宝房里突然传来一声尖叫。孙二娘和道士急忙跑过去,只见小宝双眼翻白,双手掐着自己的脖子,在床上痛苦地扭动!

"小宝!"孙二娘扑上去想拉开儿子的手,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弹开。

道士一个箭步上前,从褡裢中抽出一张黄符,啪地贴在小宝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

小宝的手渐渐松开,呼吸也平稳下来,但脸色依旧惨白。

"道长!求您救救我儿子!"孙二娘跪在地上不住磕头,"我这就把金子送回去,我再也不敢贪心了!"

道士扶起她:"光还金子还不够。那些冤魂怨气太重,需得做场法事超度他们。"

"全听道长的!只要能救我儿子,让我做什么都行!"

"今夜子时,带上金子和三炷香,随我去山神庙。"道士严肃地说,"记住,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能惊慌逃跑,否则..."

孙二娘连连点头,泪水模糊了双眼。她看着昏睡的儿子,又看看灶房里的金子,悔恨像潮水一样淹没了她。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她喃喃自语,抱紧了瑟瑟发抖的身子。

夜幕降临,村里渐渐安静下来。孙二娘将金子包好,又备了香烛纸钱。临行前,她给小宝喂了道士给的安神汤,拜托王婶照看。

"二娘,这么晚了去哪啊?"王婶疑惑地问。

"去...去庙里上炷香。"孙二娘勉强笑笑,不敢多说。

月光惨淡,山路上树影幢幢。孙二娘跟在道士身后,每走一步都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她。

"道长,那些...那些冤魂会不会..."她声音发抖。

"有贫道在,不必害怕。"道士头也不回,"记住,待会无论发生什么,都要诚心忏悔。"

山神庙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阴森。破败的庙门在风中吱呀作响,像是有人在低声呻吟。

孙二娘腿软得几乎走不动路,但想到小宝,还是咬牙跟了进去。

道士点燃三支蜡烛,庙里顿时亮堂了些。他让孙二娘将金子放在神像前,又摆好香炉。

"跪下。"道士命令道。

孙二娘扑通跪下,双手合十。

道士从褡裢中取出铜铃和桃木剑,开始绕着她和金锭转圈,口中念念有词。铃声响彻庙堂,烛火忽明忽暗。

突然,一阵阴风刮来,三支蜡烛同时熄灭!

"来了。"道士低声道,"记住,不要动!"

孙二娘死死闭着眼睛,只觉得后背一阵阵发凉。耳边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很多人在低声说话。

"还我金子..."

"我的钱..."

"害我性命..."

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孙二娘感到有冰冷的手指划过她的脸颊,她浑身发抖,却牢记道士的话不敢动弹。

"冤有头债有主!"道士突然大喝一声,"此妇无知拾金,现已诚心归还,尔等何必纠缠!"

阴风骤起,庙内尘土飞扬。孙二娘偷偷睁开眼,差点吓晕过去——五个浑身是血的男人围在她身边,个个面目狰狞!

"啊!"她尖叫一声,就要爬起来逃跑。

"别动!"道士一把按住她,"看着他们!告诉他们你不是故意的!"

孙二娘牙齿打颤,泪流满面:"各...各位大哥,小妇人真不知道这金子...是你们的...我这就还...求你们饶了我儿子..."

其中一个血人俯下身,腐烂的脸几乎贴到孙二娘鼻尖:"贪心...害人..."

"我知道错了!"孙二娘哭喊着,"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求求你们放过小宝,他还小啊..."

道士趁机点燃三炷香,插在香炉中,又抛出一把纸钱:"尘归尘,土归土,阴阳两隔,各安其所!"

香雾缭绕中,五个血影渐渐模糊。最后那个贴着脸的血人直起身,阴森森地说:"记住...你的话..."然后化作一缕青烟消散了。

庙里恢复了平静,只剩下香烛的余味和满地的纸钱。

孙二娘瘫坐在地上,浑身被冷汗湿透。道士长舒一口气,收起法器:"好了,他们走了。"

"真...真的走了?"孙二娘颤抖着问。

"金子既已归还,怨气自然消散。"道士扶她起来,"不过..."

"不过什么?"孙二娘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道士严肃地说:"你需得斋戒三日,每日为亡者诵经。最重要的是,从此以后要行善积德,切莫再生贪念。否则..."

"我明白!我明白!"孙二娘连连点头,"多谢道长救命之恩!"

离开山神庙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孙二娘回头望了一眼,恍如隔世。

回到家,小宝已经醒了,正坐在床上喝粥,脸色好了许多。

"娘,您去哪了?"男孩问,"我做了个好长的梦..."

孙二娘一把抱住儿子,泪水夺眶而出:"没事了...都过去了..."

三日后,孙二娘带着小宝去山神庙上了香。她将仅剩的一点积蓄捐给了庙里,请人修缮破败的庙宇。

村里人都说孙二娘变了个人,不再计较蝇头小利,还常帮衬更穷的人家。有人问起原因,她只是笑笑:"人哪,得知足..."

至于那包金子,后来听说官府在黑松岭剿灭了一伙山匪,追回部分赃物。孙二娘听到消息时,只是默默地多念了几遍往生咒。

每当夜深人静,她偶尔还会想起那个血脸男人的警告。这时,她就会起身去看看熟睡的小宝,然后轻声道:"娘记住了...再也不敢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温聆的故事罐

温聆的故事罐

🍶故事罐,众生相🥗 🌲阅人阅己,听风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