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中学“死磕”古诗词,家长夸孩子以校为荣,背后有说道

漫步林间雾 4天前 阅读数 0 #推荐
岳阳平江县向家中学,一个名字可能你都没听过的地方,最近搞了个诗词朗诵大会,听起来就挺“老派”的。学生们又是《满江红》又是《九歌》的,还颁了个“最美向中人”,家长感动得一塌糊涂,说孩子“以向中为荣”。

这年头,还有学校这么“死磕”传统文化,是不是有点“逆潮流”?你说,现在孩子们都忙着刷短视频、追星,谁还有心思背古诗词?但平江向家中学偏偏就搞得有声有色。这背后,恐怕不仅仅是校长老师们的一腔热血,更值得我们琢磨琢磨。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学校为了应付检查,搞搞形式主义吗?毕竟现在都讲素质教育,不能光盯着分数。这话听着好像挺有道理,但仔细想想,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如果我们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应付检查”这个层面,那就太小看这件事了。要知道,平江可不是什么一线大城市,而是个山区县。这里的孩子,可能没见过太多世面,接触到的信息也相对闭塞。那么,诗词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许,是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一座桥梁,甚至是滋养心灵的一片沃土。想想看,当孩子们吟诵“丹心囚室难移志,热血刑场岂低头”的时候,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文字的优美,更是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这种精神力量,是任何鸡汤文都无法替代的。

当然,也有人会担心,这种“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会不会限制孩子们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毕竟,现在都提倡创新思维,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这话说得也没错,但问题是,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积淀之上。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稳,楼盖得再高也容易倒塌。更何况,向家中学也不是完全照搬传统。他们把皮影戏、二十四节气融入吟唱,让非遗技艺与千年诗教碰撞,这不就是一种创新吗?他们让孩子们在吟诵古诗的同时,也关注身边的生活,思考家风传承,这不就是一种引导吗?

说白了,教育这件事,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我们需要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就像一个老中医,既要懂得望闻问切的传统诊断方法,也要掌握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其实,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境是,一方面,我们拼命地追求现代化,渴望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我们又常常感到迷茫和焦虑,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这种时候,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传统文化,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就像向家中学的诗词朗诵大会,它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精神滋养。它让孩子们在吟诵古诗词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所以,当我们看到平江向家中学“死磕”传统文化的时候,不妨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因为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教孩子们背几首诗,更是为他们种下了一颗文化的种子,这颗种子,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漫步林间雾

漫步林间雾

漫步林间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