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时间长短,关键是医生能在手术期间离场吗?
4月30日,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因生活纪律和医德医风问题被中日友好医院开除的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表示,自己的生活因舆论指控被“打得七零八落”。他还他补充说,举报信中指出其在手术期间离场40分钟事实不符,他离场只有一二十分钟。

被医院开除后,肖飞的生活是否被“打得七零八落”,与别人没有多大关系,也不会有多少人去关注。不要采用网暴的方式对待当事人,也是广大网民需要注意的。否则,网暴者自身也会面临违法风险。
对肖飞来说,自感某些方面的事实被夸大了,甚至被扭曲了,当然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甚至可以依法追究夸大事实者的责任。我们想问的是,在手术期间离场是事实吗?作为医生,能做出这样的行为吗?
肖飞辩护说,他离场的时间没有40分钟那么长,而只有一二十分钟。也就是说,离场是事实,并不是举报者虚构的,只是在时间长短上存在异议。这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没有离场,该不该离场。
肖飞对离场给出的理由是,一是因为争论下了手术台;二是跟手术室主管的老师协调更换巡回护士;三是上楼测血压、喝水、吃降压药;四是平复情绪。得出的结论是,这样做无可厚非。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与巡回护士发生争论?争论的问题是什么?巡回护士影响手术了吗?测血压、喝水、吃降压药难道不应当在进入手术室前就做好的吗?平复情绪一定要离开手术室吗?这一切真的都无可厚非吗?
很显然,这样的解释不只是牵强附会,更是站不住脚。就算与巡回护士发生争论,作为医生,也应当自我平复情绪,把手术完成好,再找领导汇报此事。更何况,按照肖飞的说法,其与巡回护士的矛盾并不是首次,为什么不在手术前向主管老师要求更换巡回护士,而要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肖飞说让主管老师更换巡回护士,是协调,而不是“要求”。这就更说不通了,都从手术室跑出来了,而手术室里病人正等待着手术呢,已经不是“要求”主管老师更换巡回护士,而是要挟主管老师更换巡回护士了。此时此刻,巡回护士再不讲理,也不至于会在医生给病人做手术时采取不当手段吧。

很显然,肖飞在给自己离开手术室行为的辩护,完全是狡辩,是没有对问题的严重性有深刻的认识。殊不知,病人躺在手术室里,不管是不是危急病人,进入到手术室,都是病情比较严重的,不然,不需要做手术,也不需要花冤枉钱。既然是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作为一名医生,如果职业道德过硬,如果有较强的责任心,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会离开手术室,而是会先把手术完成好。
我们可以不去对肖飞的生活问题做过多评价,但是,对其医德医风还是无法认同的。至少,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看到肖飞对自身问题有正确的认识,没有认识到离开手术室的问题性质有多么严重,甚至还在为自己的错误行为狡辩。可见,已经完全不具备作为医生应当具备的条件,不能再继续从事医生职业。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取缔肖飞的医师资格,至少,五年内不能再从事与医生相关的职业。否则,谁也无法保证,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譬如手术过程中感到累了,就离开手术室。

早在1941年,毛主席就给中国医科大学的毕业生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在此后的80多年时间里,广大医务工作者也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用革命的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肖飞也应当知道这个要求吧,应当知道救死扶伤对一名医生的重要吧。有天大的委屈,有再多的困难,也应当先把手术做好,而不是稍不如意就离开手术室,把病人晒在一旁吧。更可怕的是,对这样严重的问题,肖飞还若无其事地认为,只有一二十分钟时间,嘱咐了台上的护士,麻醉医生都在场,他们的专业素养,足以保证一个还没有开始做手术的患者安全。这都是些什么话,医生的素养,能低到如此程度吗?素养如此低的人,能当医生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