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洛杉矶周期中国女排构想之十

排球小晓峰 1天前 阅读数 26 #体育

不过,作为中国女排名副其实的劳模,特别是在整个巴黎周期占据国家队战术攻核心地位的小宇,本身也遭遇到伤病的侵袭。尽管巴黎周期蔡斌指导对右翼接应的进攻调整为平网快攻,力求在速度上撕开对方的拦网。但是客观来说,巴黎奥运会上我们其实已经回到过去东京周期的高快结合路子上。这个时候我们看小宇在右翼的进攻其实在高度上并不如过去,这就是因为伤病,带给这位劳模的伤害。进入洛杉矶周期,我个人认为特别是本年度的首次集训,可以说是补强这个位置的最有利时机。不过从国家队首期召入三位队员来看,不清楚排管中心对这个位置是太放心还是太不放心以至于要放弃?龚翔宇+杨舒茗+范泊宁的三人组合真的能够担起这个被欧美女排看做全队进攻核心位置?

即便我们历来是以左翼进攻为核心,但是右翼也不能太过忽视,集训人员太少,这对其他队员来说显然有些遗憾。杨舒茗作为昔日女排名将沈弘的女儿,可谓是完美的继承了沈弘技术全面的基因。杨舒茗一米九三的身高优势十分明显,在一众国手女排选手中也是鹤立鸡群,作为一名接应好手,她技术全面,又能打接应又能打主攻,能接六轮一传,发球干脆利落,扣球很有力量,动作灵活,速度也快。2023年,初出茅庐的她入选U16国少队,便以主力身份助力球队在亚少赛中斩获亚军,一颗新星在亚洲排坛初露锋芒。2024年,她迎来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U18亚锦赛上,未满16岁的她毅然选择跳级参赛,以超乎年龄的沉稳与果敢,率领中国U18女排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强势夺冠,并毫无悬念地加冕赛事MVP。

紧接着的U17女排世锦赛,她更是以核心身份扛起球队大旗,决赛中独取24分,单届赛事总得分破百,再次将MVP收入囊中。连续两年,她用两座冠军奖杯和两座MVP奖杯,在青少年赛场上刻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印记。杨舒茗以破竹之势崛起,连夺U18亚锦赛和U17世锦赛双冠及MVP,值得一提的是,杨舒茗两次夺冠和加冕MVP的背后,主帅都是赵勇。换句话说,这两次夺冠,才成就了赵勇今日的国家队主帅位置。而杨舒茗作为高大接应,非常可贵的在于她的地面技术。其实沈弘当年作为主攻也主要是以地面保障为主,进攻端主要还是靠跑动和速度变化。不过上海女排五连冠时,沈弘作为队中唯一一位能够把地面保障做到位的边攻手,给予了张静和刘振家足够的支持,才有她们在网口上大杀四方的表现。而杨舒茗在她的训练和培养下,在地面环节的能力已经超越其他同龄队员。

如今杨舒茗正式入选国家队,也必然再次得到赵勇的倾力培养。赵勇曾经在世少赛比赛后的采访中这样谈到杨舒茗,他说杨舒茗像“年轻时的朱婷,但更擅长打调整攻。 ”说实话,我不太清楚世少赛的比赛状况,我也没有看。不过赵勇这样说,我觉得还是有失偏颇。而且从杨舒茗的角度,她更希望自己成为杨舒茗,而不是朱婷第二。杨舒茗的优点很明显,身材高大,左手进攻,而且地面保障不错。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杨舒茗在场上敢打敢拼,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质。不过,和国少队、国青队队员一样,年轻队员的技术粗糙也很明显。客观来说,赵勇毕竟是杨舒茗的主教练,赵勇对杨舒茗的技术特点和打球风格都比较熟悉,这也将有助于杨舒茗更快速的融入到球队的战术体系当中。但是任何队员上升到国家队一队都会遭遇自己的技术瓶颈,这个问题就要留给赵勇来解决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排球小晓峰

排球小晓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