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翡翠"背后的惊天骗局——中国赌石第一案15年重刑落槌

笑谈世事 2周前 (03-22) 阅读数 6 #推荐

三块灰扑扑的石头在法庭物证台上泛着冷光,它们曾让珠宝商马某波在缅甸公盘豪掷8000万。此刻,这些"帝王绿翡翠原石"正见证着一场改写玉石江湖的审判。

3月17日的霸州市法院笼罩在倒春寒里。当审判长念出"有期徒刑十五年"时,58岁的张有省突然佝偻了腰,旁听席上传来压抑的啜泣。这个在云南瑞丽玉石圈摸爬滚打三十年的"老江湖",此刻攥着栏杆的手背暴起青筋。十年前他带着原石进京时的意气风发,终究败给了司法鉴定报告上"普通矿石"四个黑体字。

隔壁被告席上的张晓林眼神发直。作为居中牵线的玉石中介,他手机里还存着那年春节在缅甸矿场拍的照片——泛着青苔的矿洞前,三人举着强光手电筒查看石料的合影,手电光圈里若隐若现的绿光,成了后来蛊惑买家的致命诱惑。唯独陶德军长舒一口气,这位负责运输的货车司机因证据不足当庭释放,走出法院时对着摄像头连鞠三躬。

法庭重点呈现的转账记录刺痛人心:2019年4月12日14时36分,马某波向张有省账户转入最后一笔2000万,银行流水显示备注栏写着"木那场口翡翠原石"。而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的鉴定书揭示残酷真相——这三块总重92公斤的"宝贝",内部玉肉含量不足十分之一,市价不超过436万。

"这不是赌石,是精心设计的骗局。"公诉人展示的微信记录显示,被告曾多次讨论"做皮""切口抹绿"等专业术语。一位不愿具名的瑞丽玉商透露,此案揭开了赌石行业最隐秘的伤疤:"真正顶级原石早被矿主私藏,市面上流通的'蒙头料',十块有九块动过手脚。"

夕阳把法院门前的石狮子拉出长长阴影。随着法槌落下,这个牵动整个玉石界的标志性案件暂告段落,但关于"一刀穷一刀富"的行业传说仍在继续。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已启动行业整顿,而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赌石直播间里,依然飘荡着主播们亢奋的吆喝:"家人们看这个莽带!暴涨迹象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笑谈世事

笑谈世事

趣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