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狠过头了
倒卖粉丝礼物在前,冷脸拒签、翻白眼在后。
短短几天,曾黎掉粉超10万。
距离曾黎礼物倒卖事件,已过去一个多月,事情不但没有摆平,反而越演越烈。
5月2日,“曾黎工作室徽章失窃”登上热搜第一。
真的是离谱到家了,居然说倒卖礼物物品—徽章失窃。
曾黎,这一次,真的狠过头了。
在礼物倒卖事件尚未平息之际,曾黎在机场的一幕又狠狠刺痛了粉丝的心。
4月30日,大批粉丝早早守候在机场,手举灯牌、海报,怀揣着激动与期待,只为能得到偶像的一个签名、一个微笑。
当曾黎现身,人群瞬间沸腾,粉丝们高举纸笔,不断呼喊着她的名字。
然而,她全程冷着脸,对粉丝的热情视而不见。
面对粉丝递来的签名本,她不仅没有伸手接过,反而不耐烦地翻了个白眼,加快脚步匆匆离去。
现场氛围瞬间凝固,粉丝们举着签名本的手僵在半空,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与失落。
这一画面被现场粉丝拍下上传网络后,舆论再次被点燃。
有人指责曾黎耍大牌,不尊重粉丝的付出;
也有人觉得她在风口浪尖上,更应该注重言行,安抚粉丝情绪。
毕竟,粉丝们耗费时间与精力,在机场苦等数小时。
所求不过是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片刻,得到的却是冷漠与嫌弃。
这一行为,无疑是在粉丝本就受伤的心上又重重捅了一刀。
这场信任崩塌的导火索,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点燃。
3月25日,曾黎资深铁粉“十三州府”在咸鱼,刷到熟悉的徽章—那是他2024年亲手定制、带着温度送给偶像的礼物。
此刻竟被标价88元叫卖。
这位追过20多场线下、剪出过50万热度视频、以偶像名字做过公益的忠实粉丝。
通过徽章上的独特细节,确认是自己送出的原物。
同时也发现,卖家账号关联曾黎推广产品,疑似工作人员。
他多次联系工作室,只换来一句轻飘飘的“正在核对”。
从满心欢喜到如坠冰窟的落差,足以击垮粉丝对曾黎长久的热爱。
次日,深感失望的他公开质疑并宣布脱粉,瞬间引爆全网热议。
毕竟,粉丝送出的从来不是物件,而是数年如一日的热爱与支持。
曾黎工作室姗姗来迟的声明,堪称公关灾难:
一句“员工个人行为”撇清关系,既无报案回执佐证,连声明都漏洞百出。
敷衍的态度,引发网友热烈的讨论。
即便粉丝公开致歉,字里行间的无奈与妥协,也难以掩盖粉丝群体心中已然产生的裂痕。
那一句“感恩相遇,缘分已尽”,看似平静的告别,实则是无数个失望瞬间积攒后的心如死灰。
如今“曾黎工作室徽章失窃”的热搜,将这场闹剧推向更荒诞的境地。
若真为失窃,为何在徽章现身二手平台时,工作室没有第一时间以失窃为由展开调查?
这般前后矛盾的说法,无异于往本就沸腾的舆论中再添一把火。
在粉丝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粉丝与艺人本该是双向奔赴的关系。
可曾黎此次事件,却让这种美好的关系蒙上了阴影。
粉丝用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意搭建起艺人的事业高楼,却换来被漠视、被辜负的结局,怎能不让人心寒?
这起事件背后,折射出娱乐圈部分艺人团队在管理上的漏洞与对粉丝权益的漠视。
粉丝的每一份支持都不该被随意践踏,每一份热爱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当艺人失去粉丝的信任,即便手握优质资源与作品,口碑的崩塌也可能在旦夕之间。
曾黎若想挽回口碑,有两条路。
其一,老老实实认错,别指望舆论短期内翻转。
其二,踏踏实实演戏,提升自身实力。
只要作品表现出色,那些不算大塌方、却有些不地道的事,自然就少有人关注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