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记者犀利发问,美俄关系会影响到中俄?王毅外长一语字字珠玑

君武军事 1个月前 (03-14) 阅读数 55 #军事

据中国青年报近日报道,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外交主题记者会上,王毅外长就诸多外交问题给出解答,吸引了全球目光。其中,俄罗斯塔斯社记者的一个提问备受关注:美俄近期开展对话,这是否会影响中俄战略协作?

普京(资料图)

中俄关系,一直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焦点。在过往岁月里,中俄之间的交往可谓跌宕起伏。早年间,中俄关系亲如一家,我们亲切称呼俄罗斯为“老大哥” ,双方在诸多领域展开紧密合作,互相分享技术与经验,在国际事务中也携手共进。但后来,两国关系也曾陷入低谷,甚至一度兵戎相见,边境局势紧张。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双方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中俄已探索出全新的相处模式。王毅外长明确指出,中俄已形成“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相处之道。这意味着,中俄关系不再受传统联盟关系的束缚,也不会无端挑起对抗,更不会将矛头指向任何第三方国家。这种模式既保障了两国各自的主权独立,又为双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我们可以从实际行动中看到中俄关系的紧密程度。近年来,普京等俄方高层多次踏上中国土地进行访问,交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就在今年,普京还计划在9月访华并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活动。

这一安排不仅体现了俄方对历史的尊重,更彰显了中俄在铭记历史、维护和平方面的共同决心。而在美俄会谈结束后,普京迅速将电话打到北京,向中方通报同美国的会谈结果。随后,绍伊古更是“闪电式”访华,当面详述美俄会谈内容。从这些行动不难看出,俄方始终将对华外交关系置于极高位置,双方保持着高效且深度的沟通机制。

普京(资料图)

我们再来看看中俄关系的稳定性根源。王毅外长强调,中俄友好的历史逻辑不变,内生动力不减。所谓历史逻辑,从过往历史来看,中俄两国在面临外部压力时,多次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在二战期间,中俄(当时的苏联)为反法西斯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两国人民并肩作战,在漫长而艰苦的战争中,无数英勇的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大量平民也遭受战火侵袭。正是这种共同的经历,铸就了中俄之间深厚的情谊。如今,中俄将以二战胜利80周年为契机共同纪念,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在强化两国关系的历史纽带。

从内生动力角度而言,中俄在经济领域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储备位居世界前列。而中国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力雄厚,拥有庞大且完备的工业体系。

双方在能源贸易、工业合作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项目。例如,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俄罗斯为中国提供稳定的天然气供应,满足中国能源需求,中国则在管道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与技术,促进俄罗斯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为中俄关系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普京(资料图)

回到美俄关系对中俄关系的影响这一问题上。王毅外长虽未直接回答“会不会影响”,但答案已然清晰。中俄关系已发展成为成熟、坚韧、稳定的关系,不会因一时一事或第三方因素轻易改变。美俄关系的走向,无论是改善还是恶化,都无法动摇中俄关系的根基。中俄在政治上相互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在经济上互利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协调立场。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关系,使得中俄成为动荡世界中的恒量。

在国际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的当下,中俄关系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促进地区经济繁荣与安全稳定,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中俄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大国之间如何通过平等对话、互利合作,构建起经得起考验的友好关系。相信在未来,中俄关系将继续沿着既定轨道稳健前行,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积极范例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君武军事

君武军事

探索神秘的未知领域,揭开大千世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