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速递】透过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让我们看到哪些新趋势?
2025上海国际车展于4月23日开幕,已于5月2日闭幕,作为国内顶级车展,行业的风向标,透过本届车展可以看到什么趋势呢?
一、广告投入减少
展馆外立面的一角,上届被覆盖上广告,而今年很少有广告投入
本届车展在广告投入上明显减少,以往展馆内外墙、展馆内通道、展馆间过道等处投满各家车企广告的广告位,在本届车展中几乎空空如也,说明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家在费用开支上都异常谨慎。
二、整车参展商减少
本届上海车展,超豪华和超跑品牌仅宾利仍在参展
本届上海车展使用了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共13个展馆,与上一届持平,其中整车展馆从上一届的9个减少至8个,超豪华和超跑品牌除宾利仍在参展外,劳斯莱斯,玛莎拉蒂、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等均未参展,此外法系:标致、雪铁龙;韩系:现代、起亚、捷尼赛思;美系:雪佛兰;日系:斯巴鲁;欧系:斯柯达、捷豹路虎等均未参展,这其中部分品牌是基于自身定位或策略考量不参展,也有因本身经营问题难以参展,总之整车参展商的减少说明整车行业的竞争仍在加剧。
三、国产零部件厂商异军突起
相对整车展馆比上一届上海车展减少了1个展馆,而供应链展区则从上一届上海车展的3个展馆增加到4个展馆,以往被海外品牌垄断的汽车核心零部件,在国内新能源的产业链优势下,国产化零部件后来者居上。因此也有更多的零部件厂商拥有了参加上海车展的实力与自信。
相比上一届上海车展,供应链展区增加1个展馆,且国内参展商明显增加
中国汽车芯片联盟携各家国产汽车芯片制造商集体参展
四、飞行汽车、机器人将成为车企下一步重点扩展的领域
奇瑞、广汽、小鹏等都在本次车展亮相了自研的飞行汽车及人型机器人,车企在这两个领域具备相关供应链优势,切入相关领域也具备规模优势。
奇瑞Mornine人形机器人和三体复合翼飞行汽车
广汽GoMate人形机器人
广汽展台展示的人形机器人零部件
五、海外传统品牌在电气化、智能化方面已经迎头赶上
海外传统品牌陆续推出800V高压平台,及搭载全新一代智能人机交互系统、AI大语言模型的新车型。
本次车展亮相的奔驰CLA-L采用800伏高压平台以及新一代MBUX人机交互系统已经接入豆包大模型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是即将量产的下一代iX3和3系原型,同样采用800V高压平台,大圆柱电池等领先技术
宝马推出iDrive X人机交互系统在显示方式,操作界面都做出了重大革新,同时会接入Deepseek
奥迪在国内销售的车型直接采用引进华为智驾和鸿蒙车机的方式弥补当前自研短板
锐观点:
本届车展各家在广告、活动投入等方面的谨慎,是对当前行业竞争依然激烈的真实写照。且各家在新能源车型技术逐渐趋向同质化后,部分车企开始向低空经济、人型机器人等热点领域拓展新的亮点。但可以看出经过前两年国内市场对新能源产业链的培育,涌现出了一匹实力较强的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它们也在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链的强大,开始走出国门向海外输出。
海外传统品牌,前两年对于国内市场快速向新能源转变之快预估不足,且经历了从全面转型新能源,还是油电并重两条腿走路的战略经历了摇摆期,因此在电气化、智能化方向出现了短暂的落伍,而当前BBA等头部海外品牌或通过自研或通过引进的方式,在电气化、智能化的产品力方面已经不输国内新势力的情况下,消费者会继续接受国产新势力,还是传统海外品牌能够继续凭借以往的金子招牌更被认可,有待市场验证,但是可以肯定是国内新能源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淘汰赛会加剧运行。
The End!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