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于“核威慑”,陈幸同1-4孙颖莎,打法教条主义严重
乒乓球比赛中的战术,要辩证地看。
有时候,一个好的战术,是能够赢下整场比赛。比如,我们现在都知道,打伊藤美诚,要用旋转,要发长球;打张本智和、打林昀儒,要攻其正手,要发正手小三角;打所有的横板选手,中路都是薄弱点。然而,再好的战术,如果你静止地、孤立地去运用,被对方识破,作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就会失去效果,甚至反而成为对方战胜你的武器。
陈幸同与孙颖莎的澳门世界杯女单半决赛,个人以为,陈幸同败就败在执行战术教条主义严重。
谁都知道,在乒乓球世界排名第一选手中,每个人都有核武器,孙颖莎是拥有无敌的正手,林诗栋是拥有无敌的反手。谁跟孙颖莎比赛,都知道要避开她的正手。
确实,陈幸同曾经全场比赛跟孙颖莎拼反手,赢过一场决赛。
这场比赛,陈幸同仍然坚决执行打孙颖莎反手的战术,然而,第一局7-11输,第二局8-11输,第三局输得最惨,2-11,第四局在孙颖莎10-7拿到赛点之后,是孙颖莎自己有点着急拿下,不断失误,连丢5分,陈幸同才12-10大逆转赢下一局。第五局再次4-11告负,1-4败下阵来,无缘决赛。
整场比赛,陈幸同的战术就是一味地压孙颖莎的反手,就没有变过,这令人很费解。
战术永远是死的,人是活的,当一个战术被对方破解了之后,必须作出改变。其实,个人以为,孙颖莎现在的反手比以前更强了,陈幸同拼反手拼不过,因此,压反手的战术也要虚虚实实,要不断变化。
目前来看,陈幸同打孙颖莎,正反手质量都比不过,速度也比不过,只能尝试放弃每一板球的质量,打防守,打变线,打连贯,调动孙颖莎两边跑,或有机会。
其实,从实战来看,陈幸同在压反手的过程中,突然把球变到孙颖东的正手之后,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陈幸同就是因为惧怕孙颖莎的正手,很少把球打到正手来,败于孙颖莎正手的“核威慑”。
明天的女单决赛,如果蒯曼像今天打伊藤美诚一样,满脑子的战术,肯定打不过。如果像昨天打王曼昱一样,拼命提速,拼命变线,力争每一个发球每一次回球都有变化,一通胡打,或能乱拳打死老师傅。
今天,孙颖莎和蒯曼在赛后采访说起明天的决赛,都说会是一场精彩的比赛,都要全力以赴,都要去拼,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