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女儿35岁了,65岁的母亲才明白:她的优秀在别人眼里不值钱!
转眼间,我已经65岁,女儿小敏也快35岁了。从她小时候起,我就一直以她为傲。她不仅聪明伶俐,还特别懂事。那段日子,我失去了丈夫,生活格外艰难。小敏却非常懂事,不仅帮我分担家务,学习上也从不让我操心,总是名列前茅。
后来,她考上了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又进入了一家大型企业工作,现在已经是管理层的一员,有房有车,生活稳定。邻居们常夸我教出了个好女儿,每当这时,我心里都像吃了蜜一样甜,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心态渐渐发生了变化。最近,和同事聊天时,发现他们许多人已经当上了爷爷奶奶,有的甚至孙子都上小学了。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尽管小敏很优秀,可她至今还是单身。虽然她有过几段恋爱经历,但始终没有遇到那个合适的人。对于她的婚姻,我一直抱着随缘的态度,毕竟我也是大龄结婚,28岁才遇到她父亲,30岁才有了她。我总觉得,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可是,看着身边的朋友们一个个享受天伦之乐,我心里还是隐隐有些焦虑。于是,我开始主动帮她张罗相亲的事情,希望通过熟人介绍,让她早日找到另一半。
一开始,我满怀期待地接受了同事们的建议,陆续安排了几场相亲。但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不是离异带娃,就是家庭条件太差,配不上小敏。更让我气愤的是,好不容易看上几个条件不错的,他们竟然还看不上我的女儿!甚至有人直接说:“她都35了,再优秀有什么用?”
有一次,我陪着小敏去见一位相亲对象。那是一个看似条件不错的男人,40多岁,在一家公司做高管。见面地点选在一家高档餐厅,本以为气氛会很好,没想到整个过程充满了尴尬。对方穿着笔挺的西装,看起来颇有风度,但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和挑剔。一见面,对方就直接切入主题:“小敏,听说你学历很高?”
小敏微微一笑,回答得很坦然:“是的,我硕士毕业,在一家外企工作。”
“哦,那你现在应该做到管理层了吧?”他的语气听起来像是随口一问,但嘴角扬起的弧度却透着几分试探。
“目前负责一个部门的运营。”小敏的声音依旧平静,不卑不亢。
听到这里,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语气带着试探:“收入应该不错吧?像你这样的人才,肯定不会低。”
我注意到他的措辞——“像你这样的人才”。虽然表面上是在夸奖,但话里那种居高临下的意味让我心里隐隐有些不舒服。不过,我还是忍住了,想看看接下来会怎样。
小敏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但她依然保持着微笑:“还可以,足够支撑自己的生活开销。”
他听完,笑了笑,眼神变得意味深长:“嗯,确实挺厉害的。不过,你都35了,再优秀也晚了吧?毕竟这年纪的女人,条件再好,很多人也会犹豫。”
这句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狠狠刺进了我的耳朵。我猛地抬起头盯着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如此直白地说出这样的话。而小敏的表情则瞬间凝固了一秒钟,但很快恢复了镇定。她轻轻放下手中的水杯,反问道:“所以,您觉得年龄比能力更重要?”
他耸耸肩,语气轻浮得像在谈论天气:“也不能这么说,现实就是这样嘛。男人嘛,总希望找个年轻、好相处的。你这么优秀,普通男人压力太大。”
“压力太大?”小敏挑眉,语气带着冷意,“如果男人因为我的能力和独立感到压力,说明他不够成熟,不匹配。”
他愣了一下,没想到小敏会这么直接,随即故作幽默:“哎呀,你看你这么聪明,难怪事业做得好!不过婚姻可不像职场,讲究包容和妥协,不是吗?”
小敏没有再接话,只是端起水杯喝了一口,目光平静地看着他。她的沉默让空气中的气氛更加僵硬,连服务员过来推荐菜品的时候,都能感受到这种无形的压迫感。
最后,他终于忍不住打破沉默,换了个话题:“那你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吗?比如喜欢旅行或者烹饪之类的?”
小敏淡淡一笑,回答道:“我喜欢健身和阅读,偶尔也会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他皱眉,语气带着不满,“是不是太忙了?女人还是要顾家。”
这一句话彻底点燃了我的怒火,我实在忍不住插嘴道:“先生,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当然可以有自己的追求和兴趣,怎么就不能兼顾家庭和事业了?”
他瞥了我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略显嘲讽的笑容:“阿姨,您说得没错,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男人还是更倾向于选择传统型的伴侣。您的女儿确实很优秀,但她的优秀在这个年纪……说实话,真的有点浪费了。”
“浪费?”我几乎咬牙切齿,想要继续争辩,却被小敏拦住了。她轻轻拍了拍我的手背,示意我不要再说下去,然后转头看向对方,用一种极其冷静的语气回应道:
“谢谢您的建议,但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轨迹。如果有人觉得我的优秀是一种‘浪费’,那是他们的损失,而不是我的遗憾。”
说完,她站起身来,拿起包准备离开。我连忙跟着她一起走了出去,留下那个男人独自坐在那里,一脸错愕。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沉浸在刚才的情景中,脑海中不断回响着那个男人的话,那些话像一把利刃,狠狠地刺痛着我的心。在这个社会,难道女人一旦过了某个年龄,再优秀也会被视为“贬值”的商品吗?再多的事业、财富和才华,真的难以改变别人根深蒂固的偏见吗?
然而,让我欣慰的是,小敏并没有因此退缩或自我怀疑。她的冷静和坚定让我意识到,真正重要的不是别人的评价,而是她对自己的认可。作为母亲,我不能再用世俗的眼光去束缚她,而是要支持她勇敢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