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搭子” 现象解读:真友谊与表面社交,谁才是最终赢家?

SE潮品 1周前 (03-28) 阅读数 5 #时尚

在职场中,“搭子”文化就像一阵旋风,迅速席卷年轻群体,和当下流行的“特种兵旅游”一样火爆。饭搭子、奶茶搭子、甚至上洗手间都有搭子,仿佛职场生活的每个角落都被“搭子”填满,真正做到了万事皆可“搭”。那么,这种风靡一时的职场“搭子”文化,到底是纯粹的真友谊,还是流于表面的社交形式呢?

从实际体验来看,职场搭子是一种处在真友谊和表面社交之间的独特存在。就拿“饭搭子”举例,大家往往只是因为吃饭这个场景才凑到一起。在饭桌上,一边吃饭、喝咖啡,一边分享一些日常琐事,仅仅局限于这个特定场景的陪伴,交流也大多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一旦离开了吃饭这个场景,彼此之间的联系可能就会大幅减少,就像网友见面后,如果脱离了线上交流的环境,关系很容易就淡了。这充分体现出搭子关系存在一定的表面性,只是基于特定场景的短暂连接。

但我们不能就此判定职场搭子完全等同于表面社交。能成为搭子,说明双方至少在某一方面有共同爱好或者相似的认知。以我自身经历来说,我和一位职场搭子都是狂热的“化妆品发烧友”。每次见面,除了聊聊工作,我们总会兴致勃勃地分享新出的化妆好物。这种基于共同兴趣的交流,让我们的关系有了一定深度,不再是简单的泛泛之交。

而且,我们之间还有一个特殊的“小纽带”——吐司包。它功能强大,宽厚可调节的背带让我在上下班途中背着很舒适,面料耐磨又防水,就如同我和搭子之间的关系,虽不浓烈却很可靠,充满“松弛感”。它有多个独立分仓,能把各种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主仓的独立分区可以分别放置手机、化妆品等,内袋放身份证,侧袋适合放耳机等小物件。我和搭子经常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用这个包收纳化妆品,它已经成为我们交流的重要“媒介”,见证了我们从单纯的职场搭子逐渐走向更深入交流,感情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温。

进一步探究会发现,“搭子”这种社交形式在整个社交关系体系里有着特殊意义。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的“搭子”,是一种“浅于朋友,重于同事或同学”的关系,主打垂直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比如游戏搭子,只关注游戏操作,不过问彼此生活;饭搭子在饭点准时出现,陪你闲聊增进食欲;运动搭子和你相互监督鼓励,一起追求健康生活。对于大多数搭子而言,双方不用在意对方在各自生活中的为人,也不用担心长时间不联系关系会生疏,更不用刻意找话题,彼此“相互利用”又互不拖欠,主打一个相处愉快。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搭子既可能是快餐式的社交关系,也有不一样的可能。有些普通搭子,可能只是因为一个共同爱好短暂交流一段时间,之后就因工作繁忙不再联系。但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发现彼此话题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无话不谈的朋友。可以说,搭子关系为双方提供了一个考察对方是否值得深交的“试用期”。在这个“试用期”里,如果双方发现彼此契合度高,就有机会将关系升华为真正的友谊;即便没有进一步发展,也不会给双方带来负面情绪。这种特性对于构建优质社交关系是利大于弊的。

回到职场“搭子”文化上,它同样具有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职场中的搭子们在一次次的相处中,如果能够不断挖掘共同兴趣点,加深对彼此的了解,那么这种搭子关系很可能成为真友谊的开端,就像“纯爱战神”在职场中找到真挚情感一样。但如果只是局限于特定场景的交流,没有进一步拓展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那它就可能只是一种表面社交,成为职场生活中的匆匆“过客”。

所以,我们不必因为自己在职场中只有各种搭子,还没有知心朋友而焦虑。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我们总会遇到真正的知己。而那时的关系,又会是一种和搭子、朋友都完全不同的独特体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真诚去对待和经营每一段搭子关系,说不定就能让职场搭子之花绽放出更绚烂的色彩,在职场中收获别样的温暖和支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SE潮品

SE潮品

追求无止境,渴望无上限!